第225章 孤舰平叛 (第1/2页)

好书推荐: 秦风飞扬

一个白昼航行后,天色已经逐渐昏暗,亲自值第一班的赵柏毓舰长满眼血丝,哈气连天的撮了一口冰凉的黑咖啡。作为新鲜出炉的汉阳舰舰长,前一夜未睡准备远航物资,然后匆匆忙忙出航,并且第一次远航就有2400海里,由不得赵舰长不紧张,航行期间除了不断核对航行海图,调整航向,就是每小时与朐阳舰用无线电通联一次,两个小时到动力部门转一圈,锅炉舱里无比湿热的环境,轮机舱里蒸汽高速冲击轮机的啸叫声,确实提神。 由于各个舱都采用独立的水密舱设计,所有开口都在水线以上,可怜的赵舰长明知道如此设计能将战舰存活率提高数倍,可是不停的爬上爬下,一会冷一会热,一贯注重礼仪的赵舰长还把厚重的深蓝色海兵服衣扣扣的整整齐齐,里面穿的背心全是汗,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心里把设计水密舱的罪魁祸首朱先钎骂上祖宗十八代,不对,这小朱准将已经是皇室五服中人,上溯五代,就已经是大明皇帝列祖列宗了,这可是大大的不敬啊,赵上校无奈的摇了摇头。 “将军到”! “健吾兄,晚上好啊”,就在赵舰长胡思乱想的时候,一身整齐准将制服的朱先钎提前交班半个小时,笑呵呵的走进战术舰桥,“诺,给你从食堂带的晚饭”。 赵舰长点头称谢后,想了想还是先把晚饭放在边上,向着朱先钎说道:“将军,按照计划,出港之后,我们用着18节航速航行,目前已经航行了近8个小时,130海里”。 “两舰动力和燃煤情况怎么样”? “本舰动力情况良好,一号锅炉舱低压管道两个半小时前泄露一次,随舰工程师已经处理完,燃煤消耗百分之八,在计画范围内。朐阳舰持续保持18节航速,中间出了两次故障,均已紧急处理完,燃煤消耗量百分之八点五”。 “按照前一日幕僚部制定的计划,两舰所有人员分为三班倒,指挥舰桥、轮机部门每班两小时,其余部门每班四小时,并且补充管制部门人员参与司炉作业”,赵舰长心里补充到,只有指挥官八小时换一次班,接着看了眼航海钟,然后说道:“半个小时前,下官刚刚完成锅炉和轮机舱巡视,大家士气较高,可以持续航行”。 朱先钎点了点头说道:“辛苦赵舰长,下面一班由本官接替,按照计划,越过杭州湾,燃煤消耗也进入标准排水量之下,编队转向后航速将逐步提升至24节,就不知道朐阳舰顶不顶得住”。 十五分钟后,即晚六点,通过编队无线电,幕僚部通知朐阳舰开始加速。 随后,朱先钎就像一个合格的舰长一样,单手端起双筒望远镜,开始不断巡视海面情况,此时游击编队已经越过杭州湾,高速驶往舟山群岛外海方向。 隆冬时节,夜色降临,大海之上,北风呼啸,掀起一层又一层的海浪,奋力追逐前行的两艘黑色战舰。 可惜黑色战舰拥有着近万吨的排水量,在马力推动下,有着大海从未见过的极高航速,北风新拂起的浪涌不但没赶上战舰,反而被战舰不断冲断前方层层迭起的浪涌。 铁黑色锋利舰首,轻微抖动着破开蓝黑色的浪头,激起漫天的白雾。 白雾又在逆风和北风夹击下,沸沸扬扬的飘落在舰首,很快就变成一层薄冰,在冰冷的落日余光照耀下,向舰桥反射着白色的光芒。 如果不是情况紧急,战舰上肯定会有才子吟诗一首,或是先贤遗作,或是打油诗文,以作纪念。 晚11点的朐阳舰战术舰桥上,郑闽粱舰长顾不得欣赏美景,满头大汗水的通过传声筒掌握轮机舱处置情况,自从傍晚提速至24节之后,朐阳舰就不停的出现状况,三台蒸汽机不停发生故障,先是一号机气缸活塞磨损变大,出现蒸汽泄露,按照金陵动力厂的随舰工程师说法,这蒸汽机投入使用以后,怎么着也要有一千海里的磨合期,现在这么用实在太野蛮了,不符合动力使用要求。 好不容易处理好一号蒸汽机,三号蒸汽机震动过大,与带动螺旋桨的轴承之间出现较大误差,由于不能减速,只能将润滑油像不要钱一般的往里倒,这样下来,估计一半航程这润滑油就用光了。 至于新式小水管锅炉出现的问题就更多了,由于纵向小水管与顶部输出口之间弯头存在压差,长时间使用后,居然出现渗透,按照随舰工程师说法,说不定后面还会出现接头腐蚀,到时候麻烦就大了,唯一不用考虑的就是燃煤问题了,小水管锅炉效率确实高,再加上东北季风持续吹拂,平均每小时耗煤不到9吨,标准排水量1220吨的燃煤,出发时候装了1300吨,按照现在1175吨燃煤存量,单程足够了。 此时的汉阳舰,日子也不好过,试航时发现的前烟囱黑烟回流的问题一直存在,再加上此时的北风正劲,指挥舰桥各个部位都是烟雾缭绕,呛人的很,战术舰桥还好点,时不时开窗通风,最底下的装甲司令塔兼管制舰桥,只能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