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澜缬Ω盟闶亲罡叩模�蟾糯锏�50%。从银行的角度来说它很健康,中国的银行大量都是存差银行,就是说,1元钱的存款大概只能贷60%,剩下的40%,一部分要上交到中央银行,还有一部分作为风险资金。美国的银行基本上是1元钱的存款贷出去8毛钱~9毛钱,欧洲的银行1元钱的存款要贷出去1�1元~1�2元,所以欧洲的银行风险是最高的,因为资产负债表很弱,资本金和贷款的比例差得太远。当然这一次金融危机是由美国引发的,就是过度的使用了金融业整体,把表外移出的这些东西进一步证券化,衍生、再衍生,衍生的东西一定有一个实体东西在支撑,到最后衍生到已经没有或者根本找不到那个东西了,出现问题了,多米诺骨牌就会发生效应。

中国是股权文化很弱的国家(2)

中国资本市场正在融入世界经济

应该说,美国金融体系还是有一定的道理,整个发展过程中,美国的管理比中国的管理可能更松一些,但是从美国金融体系的历史来看,它的活力要比中国大。现在很难说谁对、谁不对,中国的市场也可能这次没有踏到金融风暴里,比如再过10年、20年、30年,回过头来看才可能有比较好的评判。因为我们自己感觉到,美国的金融发展史波动很大。《伟大的博弈》很多人都看了,美国的金融体系从乱七八糟到逐渐有序到现在相对来说比较有序。咱们国家一开始也是很乱,到现在比较有序,别说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也是很乱的,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事情是待处理的。

我之前讲到,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的融资额最高的一年是6 000多亿,这里写的差不多有8 000亿左右的融资额。从中可以看出,证券公司所依赖的一些生存条件,也是主要的收入来源,一是一级市场的承销,就是挣承销费,证监会有规定,承销费占整个承销金额的1�5%~3%。比如最近招商证券上市了,高盛高华作为他的主承销商卖他的股票,现在在路演,不知道最后定价多少,比如卖100亿,最后的谈判结果是,你帮我卖100亿,我给你1%的佣金,那就3个亿。第二个收入来源比较大,炒股票得到证券营业部去,这里面也有一个手续费。第三,刚刚说的自营交易,利用自己的资本金进行差价交易,我5元钱买的最后卖到10元,5元钱的差价就是证券公司的收益。第四,帮助人家资产管理,也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和业绩分成费。比如PE资金,收取管理费和业绩费。这些合起来就变成了证券公司的收入来源。

证券公司是很关注市场的,承销有承销的市场,经济有经济的市场,因为这个东西都是很透明的,比如说哪家公司上市了,一定要在报纸上刊登出来,谁是他的承销商,而且向证监会报的时候甚至都要把费率正式报给证监会。现在整个在一级市场上的主要产品,比如说新的公司上市,比如可转债、可分离债、再融资市场,比如说有公开增发,面向老百姓的,也有定向增发,比如证监会规定这次增发,比如当年中信证券承销的万科房地产,就是向10家投资者增发。如果增发100亿,一家就10个亿,得向10家机构投资商进行增发。也可能对某一家,比如中信证券2006年的一笔,对中国人寿一家发了10亿,50亿发满,目前市场上产品已经越来越多了,给发行体更多的选择,资本市场上有越来越多的原则。这样就给发行体,就是工业企业、金融企业更大的灵活性,使其在融资的规模、时间上进一步的市场化。

比起20年前,现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一是规模更大了,一是相对来说更方便了,整个国家的资本市场,从一个很小的,大家谁也不太关注的市场,跟着整个国家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虽然咱们的资本项下还不能自由兑换、不能自由进出,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现在中国的股票市场如果某一天发生比较大的动荡,对整个世界金融市场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2008年中国的股票市场有几次大跌的时候,对伦敦市场、纽约市场都有很大的影响。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开盘之前,大家一定会关注纽约市场前一天收盘的情况,如果纽约市场收盘跌幅比较大,中国10次大概有8次都跟着跌得比较厉害。中国资本市场也是随着整个国家经济逐渐融入到世界经济当中,这一点我们自己感觉到很明显。

当然也有直接的,现在逐渐允许QFII,国外的投资者能够逐渐来到中国来买股票,国内从原来100亿美元的QFII额度现在已经上升到300亿美元,这个数字可能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外国机构投资者也在打包中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