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愤怒。这,就是一个中国球迷最后的收获。

我们的先人说:“丈夫贵不屈,成败何足论。” 中国球迷之所以不肯放弃中国足球,就是因为我们“不屈”。可是,这并没有改变中国足球的孬种模样。他们没有一次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请铭记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可以失败很多次,但只要他没有开始责怪旁人,他还不是一个失败者。”

因此——

不要将失利归咎于裁判;

不要比赛尚未结束就心理崩溃;

不要将每一次失利的责任推向教练;

最后,再一次向给我们带来苦恼、悲愤和屈辱的中国足球默哀!

3、 该骂的老朱

“太极虎”与“西亚狼”对杀,作壁上观者的屁股不知道该坐到哪。一会儿支持韩国人,一会儿又同情伊朗队,滋味复杂,不知操哪门子心。

对了,“我们”早已出局。

一场关于朱广沪的咒骂正在进行中,作为27年来最有“作为”的国足主帅,那一系列“大话”级的言论足以让韩乔老师无语——忒有创造力了!

朱广沪若从国足主帅的位子上下课,中国足球又会产生一个语言风趣幽默匪夷所思的评论家。

与哈恩带领的国足在世界杯外围赛小组赛上就“趴窝”相比,“朱家军”亚洲杯小组赛便打道回了高老庄的战绩还算“逊色”了些。毕竟,与两支亚洲冠军级的球队分在一组,形势的确凶险得多。

别以为小组赛人家就肯高抬贵手,这次小组未能出线,或许真的应了为2004年“还债”说。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在攻击、漫骂老朱的声音中,有前所未有恶毒的语言,仿佛中国足球的今天都是老朱一手造成的。曾竟指挥家般潇洒的朱广沪,如今显得如此狼狈和滑稽。早在亚洲杯前,有球迷协会就曾打电话给本报,要联名上书足协驱逐朱广沪。

这痛恨,是对中国足球现状的严重不满。

朱广沪的失利,再次证明足协走国产教练路线的失败,谢亚龙这届足协班子绕了一个大大的弯路。从女足走马灯似地换帅,到朱广沪的“倒栽葱”,中国足球恐怕还是要重新走回到大面积引进外教的路线上来。

这并非是意味着发展足球一定要靠外来力量,而是证明中国足球的决策者脑袋出了问题,并没有找到一条合理的路径。

关于中国足球的批判,实在不知会做到第“N+1”次?

花样翻新不多,每次都似曾相似,每次又不可不浪费唾液。尤其这次,中国足球从“亚洲二流”出溜到“三流”、“四流”的轨迹已相当明显。

澳洲的加盟,乌兹别克的复苏,伊拉克的崛起,靠未来的“杜家军”突围,希望依旧十分渺茫。

“坐视不骂”,或者干脆像国脚们失败之后嘻嘻哈哈没了心肝肺,如慢性中毒,不可救药。

回顾中国足球的来路,将帅无能,无可御敌之兵,假球、黑哨、赌博泛滥,甚至球员卷入江湖砍杀,环境之恶劣令人惊心。然而管理者依旧难以对症施治,实如一个昏庸的朱广沪堂而皇之地率领球队……

这该死的足球,这该骂的“老朱”。

金贵打错算盘

昨晚可是看球的好天气,申花主帅吴金贵的好心情也持续了七十多分钟。一球领先之后,申花的铁桶阵摆得密不透风,然而也就是从那时起,申花的败局却悄然注定。

小风徐来,凉爽可人,正所谓“春去夏犹清”的时段。这样的天气下比赛,十分适合双方摩擦出火花,又何况鲁沪对决也算得上“国家德比”了。

世上总是有比大款更大款的,对比鲁能的阵容,申花仍有些“超豪华”,三条线都是由新老几代国脚领衔,显得珠光宝气,令人眼花缭乱。

倘若申花要强取鲁能,这场比赛的后果的确难料。正如下半场申花围攻泰山大门,姜坤的远射另李雷雷防不胜防。那段时间,令我这样的看客忍不住槌了板凳——与申花踢,怎么能这样软呢?

当时,申花颇似山东球队一般,作风泼辣简练,先后弄得鲁能球员不断负伤倒地。山东队员失去以往对付海派球队的大刀阔斧的威风,脚下活儿虽细,但却占不到上风,怎能不令人着急。

然而事态却如大文豪雨果所说,“机会总是不守纪律的”。鲁能在不利局面下,蓦然抄起自己的“三板斧”,高举高打,申花豪华防线颓然瓦解。

矫吉吉的那计假装踢出对方底线的“高射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