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 (第1/4页)

“姑娘,这样……恐怕不太好吧,如果出了什么意外……”贾姨担心地道,颇为不愿把青年抬到小楼中去。

“姨娘,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果我们见而不救,任由他这样继续躺过下去,又是一条人命。”女子摇摇头道。

“姑娘,姨娘不是说不救,而是不应该把他抬到小楼去来。”贾姨叹息了一声道。

“姨娘,此处就只有我们的小楼,不抬到小楼,难道继续让他躺在地上吗。”女子道。

“姨娘知道,但是……还是听你的吧。”贾姨看了看地上的青年,也知道让他继续躺在地上不好,只好无奈地道。

接着,小草跑回了小楼的院子,牵着一辆小巧灵便的油壁香车出来。

贾姨和小丫环合力把青年抬上了马车,然后拉回到了小楼中。贾姨又让小丫环收拾了一下柴房,整理出了一张简易的床铺,把青年抬到了柴房的**。

之后,贾姨又让小丫环去城中请了大夫。

……

……

小楼的主人名为苏小小,她家先世曾为大晋官,从江南姑苏流落到钱塘后靠祖产经营,成了当地较为殷实的商人,她的父母只有她这么个女儿,十分宠爱,因她长的娇小,所以叫小小。

小小从小喜爱读书,虽不曾从师受学,却知书识礼,尤精诗词,信口吐辞,皆成佳句。十五岁时,父母谢世,于是变卖了家产,带着乳母贾姨移居到城西的西泠桥畔。

住在松柏林中的小楼里,每曰靠积蓄生活,尽情享受于山水之间。

因为长得玲珑秀美,气韵非常,在她的车后总有许多**倜傥的少年跟随。没有了父母的管束,苏小小也乐得和文人雅士们来往,常在她的小楼里以诗会友,而且,她的门前总是车来车往。

苏小小原想以诗会友,以琴交知音,交几个酷爱山水之乐的知己,不想来访者多是些绣花枕头烂稻草——衣冠楚楚的蠢才,十有**被她奚落出门。

钱塘城内巨富钱万才数次登门,愿以千金娶小小为侍妾,也被苏小小拒绝。钱万才失了面子,发狠道:“你有才貌,我有财势,惹恼了我可要小心!”

贾姨妈劝她:“不妨寻个富贵人家,终身也有了依靠。”

苏小小道:“人之相知,贵乎知心,岂在财貌?更何况,我爱的是西湖山水,假如身入金屋,岂不从此坐井观天!”

贾姨妈担心小小母亲留下的积蓄用尽,将来生计无着。

苏小小说:“宁以歌**谋生,身**,心干净,也不愿闷死在侯门内。”

贾姨妈叹息道:“姑娘以青楼为净土,把人情世故倒也看得透彻!”

如此又过了两年,母亲的积蓄终于用完,苏小小二话不说,**琴谋生,顿时成了钱塘有名的歌**。

……

……

一连三天过去,静静躺在柴房中的青年依然没有醒来。

小楼中,苏小小读书抚琴,之后问着贾姨道:“姨娘,他还没有醒来么?”

“还没有呢?”贾娘回答着。

“那看过他的大夫如何说?”女子问着,也微微有些奇怪。

“大夫只是说他晕厥了过去,身体有些虚弱罢了,也不知道他怎了,竟然三天都没有醒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病。”贾姨道。

“姨娘,既然他有身体虚弱,就再买些参给他补补吧。”苏小小道。

“姑娘,这三天已经有十几两银子落他肚子,现在家中也没有多少的积蓄了,再给他买……恐怕我们也无法过曰子里啊。”贾娘有些心酸地道。

“姨娘,没事的,小小再开门摆琴就是了。”苏小小道。

“唉,姑娘,你这又是何必呢?早早找一好人家,嫁了吧。”贾姨看着苏小小道。

……

……

又是三天过去,静静躺在柴房中的青年终于醒了过来,入耳,就是点点清幽的琴声。

闻到了琴音,心中蓦然中生出了一股熟悉、亲近的感觉,如同在无尽的黑暗中,找到了一点光亮,李图也渐渐从迷糊中清醒了过来,睁开了眼睛。

但是在此时,却是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生出了一阵阵的不舒畅感,而且脑子也生痛无比,让人一下子无法适应过来。

似乎自己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这是一种古怪的感觉。

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排斥着自己……

躺在**,静静地听着那清幽入耳的琴声,李图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