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河滩烧砖 (第1/2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敲定黄河治理的方案,王宁开始准备烧砖,没错就是烧砖,大量的烧砖,用砖头打造一座无比宏伟的城池。 面对建虏,任何充足的准备都不为过。面对骑兵唯有高墙才能保证安全。 这是坚壁清野计划最重要的一环,绝不能为了对付建虏让百姓有所损失。 黄河的沙可是非常细腻的,若是处理干净,是否也是烧制玻璃的好材料。王宁对此非常期待。 如今在大明,宁安庄的玻璃镜售价多少,小的需要一百两白银,大一些的五百两,全身镜一千两。 这个价格贵吗?黄夹缬林寒有叶,碧琉璃水净无风。白居易给出了答案。 这玩意海外运来的毕竟太少,据说宁安庄玻璃镜出现之前,小块的都要数千两,无数人趋之若鹜,王宁这一次绝对是反倾销。 一场朝堂上下都不知道的反倾销战,可以说王宁无声无息就赢了,甚至直接从反倾销干成了倾销战。 现在很多红毛开始采购大明的玻璃镜去他们的国家售卖,为了抬高价格,西方有意控制玻璃镜的数量,一如后世的砖石,各种场合大操作,为的就是哄抬价格。 这一招红毛几百年来一直在用,搜刮华夏人的钱财。 淤泥可以烧砖,沙子可以烧玻璃,玻璃大棚盖起来,到时候就能贩卖大棚蔬菜了,哪怕离京师有些远,可操作的好,未必不能有生意的。 赚钱,大量的赚钱,这就是王宁的想法,赚钱之后大量购买草原的羊毛,高温去油脂之后,就大量纺织,接着继续开始倾销。 率先在经济上打垮周边,遏制西方的倾销,反倾销之后将红毛带走的钱弄回来,断了红毛积累财富的可能。 想到这里,王宁内心有些火热,要打败敌人,不能单纯在肉体上征服敌人,还要在心灵上重创敌人,让敌人想起你就恐惧,生不出任何的反抗想法。 “李岩,河边建立砖窑,一定要多建。” 燃料王宁现在不缺,火精油每天产量都有数万斤了,现在缺的是砖。 只要有砖,能做的事情非常多,第一件就是修建各处隘口,建立防线非常重要,中原文明是农耕文明。 在工业建立起来之前,耕种就是大明朝最大的财富,唯有阻止建虏进入内部破坏,才能继续打下去。 大明朝为何一直很难实行坚壁清野?就是因为坚壁清野对自身的损害非常巨大,朝堂根本不敢提出坚壁清野。 首先坚壁清野的维系,朝堂就拿不出钱财来,将百姓集中在城池是需要大量钱粮的。大明朝廷能拿出这笔钱吗? 如今王宁的地盘大了,很多地方都需要重新用起来,大明朝两百多年来,各处重要的关隘早就破烂不堪了,指望用这些来阻挡建虏,那是不现实的。 现在的王宁战力毕竟还是不够的,需要时间来积累,能打败骑兵的只有骑兵,没有骑兵你只能被动挨打。 不要看建虏总兵力不过十万,以明军的尿性,估计投降的会很多很多,保不齐兵临城下之时有数十万。 大明已经尽失民心,要不是满清入关之后搞圈地运动,又搞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恐怕会比历史上更快占领华夏。 不得不说满清也是昏招尽出了,可惜历史上的南明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啊!不然说不得有机会反攻成功的。 “大帅,如此之多的砖头,用不完吧?” “用不完?怎么会?” 河南是中原之地不假,可也是多灾多难之地,不是洪水就是干旱,这地方要是没有后世的技术,活下来的都是小母牛擦电线-牛逼带闪电的。 王宁可没有这自信,要和天道干架,没有强大的基建,那就是找死。 红砖烧出来之后,王宁就要开始大量修建水渠了,在洪水到来之前,构建水网,将洪水分流。 “这是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你们商量一下,尽快开始。” 干旱的伤害无声无息,洪水才是猛兽,能在瞬间就毁灭天下百姓的生机。 良田房屋生命,在洪水中脆弱的就像是纸糊一般,自己已经和天道对上,人皇传承又不能妥协,在天道发难之前,没有良好的基建,王宁是一点信心都没有。 其实李岩早就知道,王宁有意打造水网,他也非常支持。 这件事做得好绝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甚至千百年后,都会被人记住的大好事。 “大帅放心,如今怀庆府已经有一支非常专业的队伍。” 李岩为了加快修路,组建了一支流民队伍,专门修路。 如今这支队伍刚好完成修路,另外两府官员还没有定论,完全可以先修水渠的。 等另外两府定下,这边的队伍也带出来了新的队伍了。 “很好!大家同心协力,一定把这事做好。” 兴修水利,是历朝历代都比较重视的事情,元朝没有重视,结果很快就自食其果了。 天灾之下百姓颗粒无收,开始四处揭竿而起,最终这个王朝灭了。 大明后期,同样不重视民生,好几任皇帝都不上朝的,修道的修道,干木活的干木活,奇奇怪怪的几十年,大明朝能存在,就已经是个奇迹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