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我不但能水还能陆 (第1/1页)

好书推荐: 得道长生

刘良佐刘泽清两人相谈甚欢,没有人知道这两人谈了什么! 刘良佐回到凤阳之后,立刻就出兵庐州。 刘泽清也迅速兵发庐州,两人几乎第一时间就将守备实力弱到几乎没有的庐州拿下了。 整个过程不到十天,速度堪称闪电战。 就连王宁都没有回到河内,还在大名府,消息就已经满天飞了。 “双刘果然是要降清了。” “都是一些能耐没有多少,调子很高的废物。” 王宁对这两人观感非常差的。 “要不是这俩,历史上南明应该是不会灭的,至少能稳住战局,结果这两人加上左梦庚,直接将南明玩崩溃了。” 老朱家的子弟也不行,这个时候纷纷出来争权夺势,弄出好几个朝堂来,税收能不集中,又过度依靠豪族。 最后不死就怪了,崇祯皇帝都能被玩死,区区江南,根本经不住那些个骚操作的。 历史上,这俩也是四大军镇之一,截留税款,不听皇命,这才有各自败亡的结局。 “你说的不错,当初搞些流寇都搞不了,真是够废的。” “不是搞不了,而是搞完了你不得让他们回驻地?回了驻地怎么能到处作乱,烧杀掠夺?” “也是,这群人就是看中这些,养寇自重而已。” 崇祯皇帝很是沮丧,大明朝有不少能人的,可最后都被他杀的七七八八了。 留下的孙传庭要不是王宁护着,估计都死了。 “你不打算清除掉这两人?” “我不会出手,李自成很快就会出手了。” 王宁很是清楚,李自成想要稳住京师,就必须南下清除双刘。 北直隶空间太小,不够他施展的。 人口太多,没有江南的粮食,他也撑不下去。 “李自成南下,你提供武器?” “那是自然的,这就是互利共赢的局面,李自成灭掉双刘之后,定会全力应对北方的建虏。” 王宁现在需要时间,一口气得了三地,大半个华夏,此时绝不是贸然出兵的时候,而是要稳住新得到的地盘。 说实话,王宁是没有想到,自己是穿越者,是修士,最后还是沦为打地图的小瘪三。 看来无论是什么身份,最后的结局都是打地图,都是争霸赛。 “我怎么觉得你很像我家那位太祖?” “(ˉ▽ ̄~) 切~~,我没有打建虏吗?那几万建虏你消灭的,老朱,要点脸行不?” 王宁很是不客气的对了崇祯皇帝一句。 “估计很快李自成就要出兵了,这一次热闹不小的。” “李自成的军队太多,我留下的军粮只够半年的,他不拿下江南,就要饿死在京师了。” 大明京师设立在北方,完全就是出于防范敌人考虑的,在粮食生产上面,他是非常不行的。 “李自成是知道饥饿滋味的,最多三个月,他就会南下了。” 王宁看的很清楚,李自成已经占领了北直隶,粮食依旧是硬伤,加上不太懂搞农业,接下来会非常缺粮,这时候的山东可不是后世的山东,产粮大省的。 “你就没有想打的?” “有啊!我想打草原,这是最好的时机。” 王宁没有掩饰自己的想法,他的的确确想要北征。 此时的草原是最容易打下的,还有那处高原。 西域各地同样是如此。 在不需要与建虏红夷硬刚的时候,抓紧时间一统内陆,这才是紧要的。 北方的草原,西面的高原,还有那西域,只有占据这些地方,才能真正的安全起来。 “你不会是说真的吧?” 崇祯皇帝有些惊讶,打草原可不容易的。 当年成祖朱棣五征草原,结果都失败了。 “怎么会,北方现在不适合出战,不过西面高原,现在却是最佳的时机。” 王宁准备以机械化横扫,一口气拿下那些地方。 然后占领云贵两地,这种做法好处很大,就算是以后不能敌得过红夷,到时候自己也有退路。 “那本身就是我大明的疆域,你有什么好攻打的?” “老朱,那是名义上是大明的领土,他们给你缴税了?” 王宁嗤之以鼻,当初辽东也是大明疆域,结果和大明有鸡毛关系没有。 “你说的也是,那些地方说是我大明的疆域,可从来都没有税收的,这一次你正好可以搞一下。” 房俊自然要搞一下的,不单单要搞一下,而且要大搞特稿,尤其是西域,那是一定要拿下的,要是可以就连那该死的阿三也要弄掉。 “你的雄心壮志我知道了,可大明朝的内战,你就不准备调和一下?” “为什么要调和?豪族已经制约华夏发展了,他们守旧不思进取,就喜欢欺压在地里刨食的百姓。” 王宁心里面对豪族没有多少好感的,要是可以,他都恨不能动手。 “你的这种想法和先祖有些像,当初也是因为这个,太祖皇帝他老人家一度被文人抵制的。” “那是他没玩好,到了河内你就能发现问题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