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 (第1/4页)

“哦!刚才在大堂门口眯了一会,现在竟然没有困意了!”袁彪摇了摇头解释道。

林枫听完后,将烟叼在了嘴里,双手拄着床又坐起了些身子,随后才扭头叼着烟问袁彪:“老袁,你说我们这仗打到什么时候才算个完啊?”

按照林枫对历史的了解,现在已经是公元882年了,而历史上的黄巢却是在884年的五六月份就死了。可是面对现在的局势,就连林枫也觉得有些不可能,虽然唐军在凤州打开了战局的突破口,可毕竟现在黄巢还算是兵强马壮,也不是说一朝一夕就能将数万人马驻守凤州的黄巢击败,更别说一年多以后就能将黄巢杀死了。

“枫哥,我倒觉得,黄巢距离自己的末日已经不远了!”一旁的袁彪突然不冷不热的说出了这么一句,一下就把沉思中的林枫惊了个激灵。

第一百零五章 战后(六)

“为什么?此时的黄巢可还有数十万兵马,我们是不可能轻易就能打败他的!”林枫转头不解的看着袁彪,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其实并不是表面的这些!”袁彪微微摇头表示自己并不赞同林枫的看法,随后便开始给林枫分析了起来:“枫哥,黄巢虽然至今麾下还有数十万兵马,可是黄巢却是一介匹夫,只会打仗,不会治国。当初他攻入长安城的时候,忙于操办自己的登基大典而并没有对城内的百姓发布任何的安民措施,这也导致了长安城内诸多的朝廷官员遭到杀害,这其中包括了几乎所有的商贾权贵。并且黄巢没有及时对手下的众人进行封赏,这一错误的举动又导致了他的手下在长安城内进行肆无忌惮的烧杀抢掠,最后致使城内一多半的百姓仓皇逃出城外,大多都躲进了深山老林,从而使长安城附近大片的农田搁置。”

“民心!你是说民心!”林枫顿时就领会了袁彪话中的意思,一拍大腿便喊了出来。

“嗯,民心是一点!还有另外更为重要的一点!”袁彪点头同意了林枫的观点后,话锋一转,说出了另外的一个原因:“粮食!大片农田的搁置导致了一年内颗粒无收,而黄巢此时的军粮也都是靠大唐在长安时屯下的粮食,经过黄巢麾下数十万士兵一年多的消耗,那些粮食也基本快被吃光了,而没有了粮草的军队,那就是一群逃荒的难民!”

此时的林枫,正抬手捏着下巴不停的摩挲着在回想刚才袁彪的话,这些情况是仓忙赶到凤州前线的林枫所不知道的,在听了袁彪的话后,林枫渐渐对现下眼前的局势又有了新的看法,或许,黄巢的日子真的不多了。

单从黄巢麾下齐军的战斗力来看,那是远远不及唐军的,加上双方装备武器的差距,这也导致了齐军只是坚守城池而不出城与唐军决战的局面。

原本在黄巢起义之初,现在的这些齐军还只是起义军,成员大多都是吃不到一顿饱饭的农民。当他们知道参加起义军就可以每顿饭都吃饱的情况下,他们义无反顾的加入了进去。

在之后的攻打唐军的每一场战役中,他们都是义无反顾、不惧生死的冲在最前面,为的只是能将面前阻挡自己吃饱饭的城池攻下来,然后使自己可以吃的更饱更好一些。

但是在当他们攻入长安并且很快就摇身一变成为官军可以每顿饭都吃饱的时候,他们起义之初的锐气已经渐渐的消失了。特别是当他们面对那些手无寸铁毫无还手之力的百姓进行屠杀抢掠的时候,他们藏在内心深处对唐军的仇恨也渐渐消失殆尽了。

这一切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他们可以吃饱每一顿饭,而且还不用劳动。他们也再也不用受那些**的唐朝官员的欺负,甚至还可以欺负并且杀死那些官员。

当他们这些愿望都满足之后,他们已经得到了各自想要的,所以也不想再继续与唐军作战,毕竟还是打仗,是需要真刀真枪的在战场上拼命,一有不慎便会一命呜呼。

特别是在想到如果齐军没有粮草而导致齐军士兵吃不饱饭之后,林枫便明白了,恍然大悟的对袁彪点了点头,微微一笑说道:“原来如此,这些情况我还都不知道呢!那要真如你说的,这黄巢还真是没两年蹦跶的时间了!”

说完之后,林枫心中也对黄巢会死在884年不像刚才那么感到奇怪了,甚至觉得很有可能。

“就如同当年的我们一样,其实就是被齐军从村子里赶上了山,开始逃往的生活!”说着袁彪摇了摇头,一脸苦笑的继续说:“我还真没想到自己还有这么一天!呵呵。。”

“哎!”林枫长长的叹了口气,先是独自摇了摇头,接着缓缓躺下了身子,又将身上的被子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