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页)

,一同前往有易氏族领地。

见到恒的到来,绵臣开始还有些忐忑不安,生怕事情的真相暴露,直到看到恒到地窖里查看了哥哥的遗体后,没有追究的意思,这才把心放到了肚子里,设宴款待了恒一行。

席间,绵臣特意拿出陈年的好酒请恒品尝。待恒赞不绝口后,绵臣才故意作出内疚的样子说,亥就是贪食了这样的美酒后才一命呜呼的,并劝恒少饮。恒对绵臣说,哥哥能陶醉在这样的美酒里,就是死了想必也是幸福的。绵臣趁机提出,从有易到殷地,路途遥远,如果把亥的尸体运回去安葬,恐怕尸身腐烂,有损亥的容颜,不如就地掩埋,也免得亥阴魂不散。恒醉意阑珊,随口便答应下来。

酒足饭饱,绵臣让人把恒扶回旅舍歇息。一夜无话,当第二天清晨,恒容光焕发地出现在庭院里时,真把舍女吓了一跳,以为是亥死而复生。恒见到舍女,也以为得遇天仙,遂以目传情。舍女被盯得惊恐不宁,慌忙低眉颔首,转身躲避,越发勾起了恒的色心,见四下无人,竟紧走几步,赶到舍女身后,把舍女拦腰抱起,扛到屋内。舍女做贼心虚,不敢声张,乖乖地认由恒翻云覆雨。

第二天,绵臣让族人挖了个深坑,把亥下了葬。恒怕以后无法辩认,又在墓穴之上栽上了一丛荆棘,以为标识。

绵臣归还了亥赶来的三十头牛,还故作大方地送给了恒一些谷种,却把河伯送给亥的十头牛瞒了下来。

恒带人赶着这群牛,在牛背上驮着几麻袋谷种,兴高采烈地回到殷地,顺理成章地继承哥哥亥的位子,做了族长。

绵臣以为这件事就这样风平浪静地过去了,却没想到一年后就遭遇了一场灭顶之灾,原因在于数月后又来了个英俊少年,他就是亥的儿子微。

这个微就是殷墟卜辞中常见的上甲,是商族中赫赫有名的先公,不过,在他的父亲亥死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十五岁的少年。恒带着牛回到殷地之后,告诉侄子微,亥确实是醉酒而死的时候,微表面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却感觉这件事情有些蹊跷。为了查清真相,第二年一开春,微就一个人悄悄地来到有易氏族,开始了秘密的调查。

他首先来到了父亲的墓地,看到那丛荆棘枝繁叶茂,一群鸱枭落在荆棘丛中,“啊”、“啊”地怪叫。他在墓地旁挖了个地穴,搭了个窝棚,就住了下来。他告诉有易氏族的人,他是亥的儿子,来这里是给父亲守墓的,绵臣开始还有些担心,但过了两个月,也没见微有什么动静,也就不以为意,只当是亥有一个讲究孝道的儿子。

三个月后,微像来时一样悄悄地走了,绵臣以为是微结束守墓,回殷地去了,却没想到,几天之后,微又回来了,而且和微一起来的还有河伯和大河氏族的军队。

绵臣心存侥幸,认为微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查清事情的真相,还想强词夺理,但是,当微带着他一起走进微自己搭建的窝棚时,绵臣才发现,这个窝棚中还隐藏着一条地道,一直通到亥的墓地。在亥还没有完全腐烂的尸身上,清晰地显现出胸口部位的刀口。

绵臣还想抵赖,无奈又被河伯发现了他送给亥的有着大河氏族特殊标记的十头牛就拴在有易氏族的牛棚里。在绵臣百般狡辩的时候,当初被他收买的殷族的奴仆以及舍人、舍女,供述了那天夜里,他们亲眼看到的情景。微顺藤摸瓜,又查出了真正的杀人凶手,绵臣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只得俯首就擒。

微在父亲的墓地前,亲手砍下了绵臣的头颅作为祭品,为父亲举行了隆重的迁葬仪式。河伯也将他送给亥的十头牛作为牺牲,献祭在亥的墓前。有易氏族的凶手、舍人以及商族那几个卖主求荣的奴仆被微押回殷地,为亥的新墓作了殉葬品。只有舍女被河伯悄悄放走,因为舍女此时已身怀六甲,而且据河伯判断很有可能就是亥或恒的骨血。后来,舍女这支氏族被称为摇民。

古公擅父不见了!

这个消息,像早春里的一声惊雷,一清早就在豳地的上空炸响了。

最早发出这个消息的自然是古公擅父的婆姨。她是在清早一睁眼的时候发现的。开始,当她刚从睡梦中醒来,还没睁开双眼,就习惯性地一翻身,把一只圆滚滚、肉乎乎、白嫩嫩的胳膊抡向了火炕的另半边,准备搭在自己男人宽厚的胸膛上,享受甜美的回笼觉的时候,却落了空,胳膊重重地砸在了炕席上,让她的心“咕咚”一下,体验了一把失重的感觉,也把她的眼睛震得睁开了一条缝。

她缓了缓神,渐渐地把一双毛眼眼全部睁开,左顾右盼了好一会儿,才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