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好,我去很久没去书院了,我去看看,你们把放假的事情回去和工人说说。”文申笑道。

……

从钢厂出来,文申来到沂州书院。书院没有暖气,感觉很冷。文申路过一个教室,看见学生都穿着厚厚的灰色棉大衣,这些棉大衣还是文申从现代收购的军大衣,非常暖和。一个调皮的学生回头突然看见文申,吓得急忙转头装作学习的样子。文申见状,想起自己上学的时候,顿时一乐。

来到教工办公室,见孙茂盛正在备课,笑道:“孙副院长,忙啊。”孙茂盛抬头一看,见是文申,顿时大喜,起身过来作揖道:“院长你回来了,这算时间可想死我们了。”

文申摆手笑道:“好了,你赶快坐下吧。”孙茂盛做好后,又问道:“有段时间没来了,书院有什么情况吗?”

“回院长,这段时间就按院长的提供的视频一步步的学习和教授,一切正常。由于学习的东西不是很多,有的学生都开始尝试初中级别的课程了。”孙茂盛笑道。

“哦,不错,开春之后,我就把初中的课本拿来,你们根据情况进行安排。”文申哈了一口气,“这房子有点冷啊。”

“是啊,太冷了,比往年冷多了。”

“天这么冷,怕是明年有旱灾啊。”文申突然想起什么,于是说道。

“谁知道呢,希望能风调雨顺吧。”孙茂盛也有点担忧道。

文申想起现代的煤炉,说道:“过几天,我让城东的钢厂生产一些烧煤的炉子,放在教室里,一来可以烧热水,二来可以取暖。”

“哦,还有这种好东西,煤可以直接烧吗,如果需要经常引火,就不太好了。”

“恩,首先需要把煤制成煤球,然后放在炉子烧,如果控制的好可以不断火。”文申笑道。

“那敢情好。”

“对了,现代不是快过年了吗,过几天书院也放假吧,另外,老师的工钱没人多发一个月的。”文申跺了跺冰冷的脚,说道。

孙茂盛听到也是很高兴,作揖道:“多谢院长。”

这是,刘德华从外面冲进来,见文申在,不好意思道:“参加东家!”文申笑道:“你小子,干什么呢,这么急躁。”

“回东家,也不是外面冷吗,所以……”

“恩,对了,书院的账目多吗?”文申问道。“不是很多,就是一些老师的工资,没什么其他的,我都快无聊死了。不过我现在跟着学习数学呢,我现在有初二的数学水平。”刘德华有点得意的说道。

“哦,不错,这样吧,我机械厂缺个管账的,你就过去好了。”文申想了想,说道。

文申又和两人随便聊了几句,感觉实在太冷,于是起身带着刘德华回到机械厂。张铁林见文申又回来,急忙迎进屋。

“哎呀,还是这里暖和啊,你们这是怎么整的,怎么这么舒服呢。”刘德华惊奇道。张铁林简单地介绍了锅炉和暖气片的原理。

“我又过来呢,这因为我想制作一种煤炉。”文申把煤炉的样子和工作原理和张铁林仔细讲了一篇。听完,张铁林笑道:“东家,这东西简单,保证完成。”

“这是刘德华,刘掌柜的儿子,以后就是机械厂的账房,以后你们俩可要好好共事。”文申介绍道。

“一定,一定。”两人回道。

见没事,文申起身回到文宅。到家,发现林知县在客厅等候。抖了抖身上的雪,笑道:“让林大人久等了。”林知县见文申回来,起身笑道:“哪里、哪里,听闻国师出任沂州团练使特来祝贺。”文申笑道:“林大人倒是消息灵通啊。就要过年了,林大人有什么打算啊。”

“这一年,可谓是丰收的一年,这一切都拜国师所赐啊。”林知县作揖道。文申客气道:“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对了,林大人,沂州团练在什么地方?”

“沂州的团练共有一千人,其中一半分布在下属的乡镇,沂州城里面只有五百人,就在城东。”

“哦,原来这样啊。等京城的两千人赶到沂州后,我在去看看。”

“国师,听闻炼钢厂生产了大量的上好钢材,我们什么时候卖啊。”林知县问道。“哦,林大人缺钱了?”文申反问道。林知县干笑道:“钱倒是不缺,只是钢厂只生产不卖,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文申笑道:“这不用林知县担心,所有钢材都被我买下了。”

“什么?”林知县听此,惊道。

“我在钢厂旁,开了独自开了一个轧钢厂和机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