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4页)

文申在网络上下载完整的老式蒸汽火车的制作图纸,并打印出来,准备第二天交给张君宝进行研究制造。

宋朝次日清晨,文申拿出图纸,向机械厂赶去。谁知车开到一半,原本宽阔的水泥路居然出现拥堵,路上各种牛车,马车排了足足上千米远,把水泥路堵地死死的。

文申对旁边的一个牛车车夫问道:“大叔,你们这是干什么呢?”

“你这车不错,是不是机械厂买的,啧啧,等俺有钱,俺也买辆这样的。”中年车夫羡慕道,“听说,机械厂今天开始卖各种新奇机器了,这么各个工厂的东家都想挣个先,这不就堵了。”

“你这车上的箱子都拉的什么啊?”文申不自觉地问道。车夫左右看了看,小声道:“好像是银子。”

文申笑了笑,便下车步行进入机械厂。“东家,你来了。”正在应付客户的张铁林见文申进厂,急忙上道请安道。

“恩,我随便看看,你忙你的。”文申笑道,“对了,刘德华在什么地方?”

“东家我带你去。”张铁林说道。

文申两人左转右转来到一个二层的小楼旁,只见小楼前排一队人,每个人旁边都有一个大木箱子。文申和张铁林拨开人群进入楼内,楼内设计和现代银行差不多,唯一区别的就是这里用拇指粗的钢筋代替了防弹玻璃。

柜台内,刘德华指挥五六个年轻小伙,收取众人的银子,验色称重后,兑换成相应的代金券。

刘德华看见文申就要过来,文申挥手示意,让刘德华忙自己的。文申观察一会,发现没什么问题,便和张铁林来到张君宝的车间。

当文申把火车的图纸交给张君宝时,张君宝如获至宝,竟然撇下文申两人,自己埋头研究起来。

………【第六十章 棉花】………

文申顺着原路,来到原来停车的地方。此时,QQ车旁边围了一群旁观的百姓,纷纷指指点点的,有的趴在后视镜上,看着变形的自己,引起一片大笑声。

文申扒开人群,进入车内,启动汽车,看着车前的百姓,恶作剧般的按了下喇叭。“叭……”巨大的声音把周围的百姓吓了一跳,纷纷后退。

文申边开车,便看路两边百姓都穿着厚重的麻布,心想:“好像这个时代还没有棉花,自己是不是弄点棉花种呢。”想到此,文申开车向丰厚庄赶去。

通过丰厚庄的路已经被整修过,虽然不是水泥路,但也说得过去。在这条投往外界的路上,大量百姓有的驾着牛车,有的推着手推车,推车满车的地瓜和玉米。

看着这些来往的百姓,文申想起,自己好像没有允许老孙头他们买卖这些东西啊。文申脸一沉,加大油门来到丰厚庄。

……

“老孙头,外面百姓是怎么回事,我没记得让你们买卖地瓜玉米什么的吧。”文申冷声道。

听到文申冰冷的声音,老孙头小心翼翼道:“东家,我……,当初东家不是分给我们一些地瓜玉米,我们吃不了,就把剩余的换了钱。地瓜玉米虽然好吃,但也不能长吃啊。而且油盐酱醋茶都需要钱买啊。东家地窖的地瓜和仓库的玉米我们一点都没动。”

文申听此,想想也是这个理,阴沉的脸慢慢地有所缓和。老孙头见文申脸色变好,也大舒了一口气,忙赔笑道:“东家,要去看看地窖和仓库嘛?”

文申看了看众人,说道:“恩,走去看看。”在老孙头的领路下,文申视察了众多的地窖和库房,发现都是满满的,于是笑道:“恩,不错。对了,你们卖给外面的地瓜和玉米价格怎么样?”

老孙头走上前,赔笑道:“回东家,外面百姓来买地瓜和玉米的都是当做种子买的,所以价格有点贵。地瓜一斤十文钱,玉米一斤十二文钱。”

“哦,我的这些玉米和地瓜也按这个价格出售,但来买的人必须先到沂州城把银子兑换成代金券。”说完,文申拿出一套人民币递给老孙头,然后又介绍了人民币的防伪以及币值的大小和含义。

“听明白了吗?”介绍完,文申问道。

老孙头仔细看着手中的人民币,说道:“东家,我全都记住了。”

“那就好。对了,今天来,我还有一个事情,就是今年我们将种植一个新作物。”文申笑道。

老孙头眼睛一亮,上前急切道:“不知东家又有什么新作物啊?”

“今年我们将种植一种花,叫棉花。这个花可能用来生产布料。”文申从口袋拿出一块手巾,丢给老孙头,接着说道,“这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