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1/4页)

!�

宋徽宗想起以前四川交子的事情,便问道:“他们不怕别人仿制嘛?”梁师成笑道:“皇上,听说这交子是国师印制的上面有很多防伪标识,而且用的纸非常好。到现在为止还没见谁仿制成功过。”

宋徽宗捋着自己的长须,点头道:“这国师还真有本事,看来这次出兵西北应该有所收获。”

就在宋徽宗和梁师成说话的空挡,御前侍卫把前面排队的人群赶到一边。而京城大宋钱庄的掌柜带着小二急忙出门拜见宋徽宗。

宋徽宗转头示意了下梁师成。梁师成走到掌柜面前,尖声道:“都起来吧,这次皇上来是看童大人如果通过那个什么电报机,把信件发送到沂州的。”

掌柜大舒了一口气,急忙起身带着宋徽宗和大小官员来到电报室。由于电报室比较小,只有宋徽宗做在太师椅上,其他官员都围站在一起。

“童太尉现在就发信吧。”宋徽宗说道。“遵旨。”说完,童贯把已经拟好的信稿递给发报员。发报员头戴耳机,看着信稿,“滴滴滴滴滴……”的声音伴随着按键的起伏。一分钟后,电报员拿下耳机,作揖道:“回皇上,电报已经发完了。”

宋徽宗一呆,然后问道:“这就完了?”说着,宋徽宗看向童贯问道:“童太尉你都发了什么,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朕以为很麻烦呢。”

童贯笑道:“皇上,发的内容就是以前制定的,让国师八月前务必领兵赶到京城,然后我们在一起出师西北兰州。”

“恩,怎么到现在国师还没有回信啊。”宋徽宗问道。就在这时,电报员急忙拿起耳机,接听起来。不一会电报员就把来电翻译出来,递给童贯。

童贯拿着电文,笑道:“皇上,国师回信了。信上说,国师明日便领兵出发。同时国师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拿来朕看看。”宋徽宗接过电文,不可思议道:“这太神奇了。这以后边关有事,朕不是很快就到知道了。真神奇,这东西怎么一下子就把信传得那么远?”

站在宋徽宗后面的郑居中作揖道:“皇上,如果下面的官员都可以通过这个汇报工作,那么朝廷的工作效率将会极大地提高啊。”

“郑爱卿说的及时。”宋徽宗环顾群臣,说道:“不知道这东西容不容易制造,等国师来了,朕要好好问问。”

……

宋徽宗回宫后,群臣三五一群,二五一伙议论起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听说这段时间,市面上的玻璃、火柴、肥皂都是沂州制造的。对了,童大人你去过沂州,你”高俅问道。

童贯摸着自己那几根稀稀拉拉的胡子,笑道:“说的不错,这些都是沂州生产的,听说配方的是国师提供的,而且制造这些东西的商人都发了大财。还有,沂州钢铁厂一年能生产万万斤千炼钢,而且价格低的吓人,两千斤才一百贯。”

“什么?铁器不是朝廷专卖吗,怎么国师也……”一个年轻的官员惊愕道。其他官员想看傻子样,看着他,其中一位笑道:“国师就不是朝廷的人吗,再说现在只要交一定的税就可以私人卖,这个三司的陈大人应该比我清楚。”

郑居中笑道:“听说京城风行的《数学》书就是从沂州书院翻印而来的。据我所知,所有得到国师指点的人都非富即贵。”

众人听此,心里都盘算起来。

……

沂州,文申接到电报,并对林知县笑道:“刚接到皇上电文,明日我便出发去京城,汇合童大人一起兵伐西北。”

林知县从兵营出来,便派人通知了沂州的商人。接到消息的商人都疯狂地准备人手,车,马打算明日跟随国师去西北发财。原本没打算去的看见沂州主要的东家都准备去,又想起跟着国师混的都发大财了,也都改变了主意。

第二天清晨七点,军营大门缓缓打开,一辆满载各种物资的拖拉机缓缓驶出。拖拉机上驾驶员坐在中间全神贯注的盯着前方,在他两边的挡泥板上一边两个全副武装的士兵。第一辆驶出后,接着是第二辆,第三辆……,当所有的拖拉机驶出后,全副武装的士兵也两人一排跟着拖拉机缓缓走出兵营。

军营位于沂州城东,队伍需要从东门进西门出,穿过沂州城。此时,林知县等人已经早早的等在东门口,当前面庞大的拖拉机缓缓驶进沂州城时,众人看得目瞪口呆。

“林大人,这就是国师训练半年多的军队?看起来很威风啊,我都有种想去当兵的念头。你看他们穿的……啧啧。”林知县旁边的于师爷羡慕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