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 (第1/4页)

文申微笑道:“走我们去买几串。”同时心想:“这城市建设太落后,不行,这样很容易滋生传染病。看来,应该好好规划下,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逛了一会,三人便回文宅歇息,当然一些床上运动是少不了的。次日,文申轻车熟路来到县衙内廷,看见通判张商英正在满头大汗的处理公务,于是笑道:“张大人,这一年可好啊。”

张商英抬头一看,顿时两眼冒火,咬牙道:“国师……,你可以啊,一年不见人影。你是想累死我这把老骨头是吧。你知不知道,我每天要做多少事情。我当宰相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多事情。”

文申嘿嘿一笑,说道:“能者多劳嘛,这一年在沂州发展的怎么样?”

“哎,发展的太快了,完全超出我的想象。我从来想到,这个城市可以发展的这么快,去年一年光税赋达千万贯。”

“什么千万贯,你太太狠了吧,收这么多税。你是不是不想让那些作坊活了。”文申听到千万贯税赋,大吃一惊。

张商英一怔,回道:“我基本上就是十抽一,和其他地方差不多,比例应该不算高。之所以总额高,可能与流量大有关。钢铁厂卖了十亿斤钢铁,每斤收一个铜钱,就有百万贯。铁匠制成铁器,我再收一个铜钱,又是百万贯……”

文申一听,笑道:“张大人你还真是一个人才啊。不知这千万贯的税赋准备干什么呢?”

张商英听到这里,长叹一声:“这花钱的地方也很多啊。去年修建水渠就花了两百万贯。还是主要道路的水泥硬化,也花了两百万贯。港口码头扩建花了上百万贯,还要上交朝廷部分,其实也没剩多少。”

“刚才我在外面看见,垃圾横飞,污水直流。今年,我们应该成立垃圾清理司专门清理垃圾,另外还要修建下水道,让城里的污水顺着下水道流入大河。另外,修建自来水系统,实行全城自来水供应,当然使用自来水的百姓要每月缴纳一定费用。”

张商英两眼一亮,笑道:“这些事情我一直就想做,但一直没有一个清晰的头绪。今听国师一讲,茅塞顿开。”

文申呵呵一笑,问道:“这一年,开封官家有什么旨意嘛?”

“去年九月份,官家派人来我们沂州购买了大量的玉米,地瓜、辣椒以及棉花的种子,说是要全国大范围推广。当然购买种子的钱,都是用的沂州税赋。”张商英思索片刻,说道。

“对了,去年夏收和秋收怎么样?”

张商英捋半黑半百的山羊胡,哈哈笑道:“大丰收!大丰收!去年一年产的粮食,据我算来三年都吃不完。特别是那地瓜太多了,现在很多人用来酿酒,味道还不错。还有那个棉花,织出来的布匹真是好啊,你看我现在在身上的衣服就是棉布做的,舒服极了。”说着,撩起衣襟就想让文申摸摸。

……

从县衙出来,文申看见很多人向一个地方跑去,于是拦下一人问道:“你们这是去哪里啊?”

那人转头看了看文申,急道:“你拉我干什么啊,我要去赶火车,去晚了就没有座位了。”看着文申疑惑的表情,接着道:“头次来沂州吧,这火车只有我们沂州能制作。沂州机械厂知道不,就是那里生产啊。这火车力气可大了,一次能拉上千人。走,我领你去见识见识。”那人想起第一次见火车时的场景,说话越加手舞足蹈。

文申跟随那人来到一个古式建筑旁,建筑门口挂着一个大匾,上面写着五个大字-沂州火车站。进入大厅后,一股吵杂的声音铺面而来,凝神一看,大厅内汇集了至少上千人,领着大包小包,慢慢通过检票口,进入站台。

透过候车大厅的玻璃窗,站台上停着一辆长长的火车。此时已有很多乘客进入车厢,其中部分乘客一脸兴奋四下打量着车厢内外,看样子应该是头一次做火车。

身旁一身华服的中年男子看着如钢铁巨兽般的火车,自叹道:“这么多钢铁能卖多少钱啊。我们大辽全国的钢铁也没这个火车多。看来大辽向大宋割地称臣是明智的,如果大宋真的全力攻打大辽,大辽很快就会败亡。”

就此这是一声长长的汽笛声之后,火车慢慢的启动。带着“光且光且……”的声音,向远方驰去。站台上,一个少年羡慕道:“长大以后,我也要做火车驾驶员。开着这钢铁巨龙肯定很带劲。”

而少年旁边的一个女孩笑道:“如果你能当上火车驾驶员,我就嫁给你。”

那少年一脸鄙夷道:“要是我能当上火车驾驶员,你觉得我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