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 (第1/4页)

宋徽宗沉思片刻,觉得太宰说的也有道理。虽然他对辽国没有什么好感,但对一个造反者更是没有什么好感,于是问道:“不知爱卿打算如何援助辽国呢?”

郑居中微微一笑,说道:“皇上,我觉得这事有国师来处理,肯定有意向不到的效果。”

王黼两眼一转,附和道:“臣认为郑大人说的有道理。”这段时间,王黼凭借马屁功夫,深得皇上恩宠。

宋徽宗呵呵一笑道:“准了。也不知现在国师把沂州搞的怎么样了,等铁路建成之后,朕一定要去沂州看看。对了,现在铁路建设的怎么样了?”

工部尚书急忙上前,作揖道:“回皇上,沂州到京师的铁路经过一年多的施工,现在已经完成六成的工作量,再有一年就能全线贯通了。”

“还要一年啊,有点慢啊?”宋徽宗皱眉道。

“皇上有所不知,从兖州到京师,虽然没有大的河流,但小河流众多,这些小河流都是要建桥通过,所以慢了些。”

……

两个辽国使官回到驿站,一个漂亮的女子领着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迎了上来,急道:“大石,南朝皇帝有没有答应援助我们?”

那年轻人坐下喝了一口水,笑道:“果然和你说的一样,那南朝皇帝让我们去找南朝国师。”

“舅舅,那国师就是我爹哋嘛?”女子身边的男孩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年轻人。

“恩是的,等过段时间见了你爹哋,嘴要甜些,知道了嘛?同时,也要听你娘的话,争取让你爹爹帮助我们大辽渡过难关,灭掉金国。”

“恩,我知道了。”

“好了,这事还是我去说比较好。不管怎么说,我给他生了一个儿子,怎么着也有点话语权。”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与文申一夜**的耶律南仙。

西夏灭亡后,耶律南仙辗转回到辽国。回到家后,发现自己居然怀孕了,十月怀胎,生下了身边的这个男孩。

今年,辽国集七十万大军围剿金国,居然全军覆没,一时间举国悲恸,为挽回局势。辽国皇帝耶律延禧拉下面子,派出以耶律大石为首的使团出使大宋。在出使前的一天,耶律南仙带着孩子找到耶律延禧,说出这孩子就是宋国国师的孩子。

耶律延禧顿时大喜,他对宋朝国师也是所有耳闻,深知大宋之所以能灭西夏复燕云都与此人有关。

……

使团在京师呆了几天,大肆贿赂,让其能在宋徽宗前,多说些好话。然后,便启程向沂州进发。

………【第一百二十章 抵达沂州】………

辽国使团出京师,过定陶、巨野、任城抵达兖州。耶律南仙撩开马车窗帘,看着大街两边招牌林立的店铺以及密密麻麻疯狂叫喊的小商小贩。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从她怀里探出头来,兴奋地叫喊道:“娘,这就是沂州了吗,好热闹,好繁华,比我们那里好多了。”

耶律南仙宛然一笑,回道:“还没到沂州呢,不过快了。再有一天的路程就到了。不过这里确实很繁华,听说沂州比这里还繁华,真是不敢想象沂州会是个什么样子。”

旁边的耶律大石长叹一声,说道:“是啊,由此可见南朝之繁华富有。我们大辽幅员辽阔,物产众多,为什么就是繁华不起来呢?”

“我觉得这与人的思想有关,你们就知道打打杀杀,而宋人尊师重道,文明程度肯定比我们高了。”

“妹子说的是,要想富强还得学习宋人这一套,尊崇儒学。你看沂州这一代是孔子的发源地,繁华程度不亚于宋国京城呢。”

“娘,我要吃糖葫芦。”那男孩指着街边卖糖葫芦的小贩,看着耶律南仙,大声叫道。

耶律大石呵呵一笑,然后撩开窗帘,向外面的随从说了几句。没多久,那随从便买了十根糖葫芦,递给耶律大石。那男孩见状,急忙上前,抢过一根,便猛地吃了起来。

“庆儿,慢点吃,没人跟你抢。”耶律南仙看着狼吞虎咽的儿子,温柔的笑了笑,劝道。

“娘,酸酸甜甜的,真好吃。”

……

突然,车队停了下来。耶律大石正要下车,询问情况。就听见随从在外面低声道:“大人,南朝官员让我们改换火车。”

耶律大石撩开车窗,四处看了看,疑惑道:“火车?什么火车。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那随从小声道:“我也不是很清楚,现在南朝官员正在调配,过一会应该就知道了。”

就在这时,一个大宋官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