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傅春儿和傅阳使个眼色,两人一起从第二进铺子里走了出来。此时“戴凤春”简直客似云来,铺子外面等了不少候着准备进店的,戴诚正带着几个伙计在店门口招呼大家,让客人们稍等一等,等里面的人出来以后再进店。他保证今日“戴凤春”不等到最后一位客人离开不会闭店。然而即便如此,喜欢凑热闹的百姓还是在门口越聚越多,干脆排起了长龙。

一个轻柔的嗓音响起:“店家——”

店门口立时静了些,人们唯恐声音一大,这如流水潺潺一般清脆好听的声音便听不到了。

戴诚脸上依旧堆满了笑,这可和他那时在平山堂上的嘴脸完全不像。“姑娘有什么事?”

人前,一个大约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扶着一名年纪稍长的少女,款款地走到铺子跟前,“哎呀,九娘来了呀!快快,小娟你还愣着干什么,九娘,您快请进去。”

那被称作“九娘”的女子,身量苗条,纤腰仅容一握。她闻言一笑,如同异花生晕一般,头上的珠钗微微颤动两下,方才开言:“店家,会不会坏了你家的规矩?”

戴诚此刻脸上谦卑之极,道:“九娘,您是总店的常客,分店开业,劳动您亲自到店已经是荣幸,怎好还让您在门外等着,日头又这么大……”

说着,他回头大声道:“翠姑,卞家九娘来了,快来迎一迎!”

说话间,小姑娘扶着那“九娘”走进店去,与傅阳兄妹错身而过,傅春儿耳中听见她移动脚步之时那细细碎碎的环佩之声,鼻中闻着一股淡淡的兰花香味,她身量还小,个子一丁点儿矮,因此看不到那九娘的面貌,一瞥眼之间,就见到那女子的裙下,露出一对尖尖的三寸金莲来。

傅春儿在前一世久闻“三寸金莲”的大名,可是在这个时空几个月,她却还未曾亲见。就连自己的母亲,秀才家的女儿杨氏,都是一双天足,她甚至还在街上看到过有人穿花盆底儿的,回家问了杨氏,才知道这竟是关外传入的一种时新款式。当时杨氏见她一脸好奇的样子,还曾颇为隐晦地告诉她,“缠足”的女子,不一定是“好人家”的姑娘。

于是傅春儿直到今日,才真正见到了一对“三寸金莲”,心想,终于见到一回被封建社会所深深迫害的女性对象了。只是,怎么在铺子外面围观的百姓,好像比她还要激动的样子。

“哎呀,卞九娘,今日终于见到了!”一个年轻后生一边摇头一边感叹。旁边一人问他:“这卞九娘是什么人?”

那个年轻后生如神魂颠倒般依旧摇着头,口中说:“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见到卞九娘,我今日可以去死了——”

“你这个呆瓜,你死了,卞九娘都不知道这世上有这个人!”另一人使劲摇摇那后生,一边低声回答问话之人,“卞九是城里最出名的’瘦马’!”

这话飘到傅春儿耳中,她的耳廓不禁又动了动,原来这是历史上小有名气的“瘦马”啊!

原先问话之人听了此言,“哦”了一声,“原来是广陵瘦马,竟然是这等姿色,想来也应该有主了吧!”

那神魂颠倒的年轻后生闻言马上直起身子,说:“是呀,人家是……啧啧啧,你懂的……我瞎起哄个什么劲儿!”

问话之人却仿佛又被整晕了:“说什么呢?我懂什么呢?”

旁边一人拍一下那年轻后生,对问话之人说:“别理他,”说着压低了声音,道:“听说这卞九乃是徐家……徐家那位的禁脔,日后要么迎入门中,要么置做外室,”说着那人提高了声音,拍着年轻后生的后背,道:“所以啊,与你哪里有半文钱的干系!”

那后生闻言,深深叹了口气,却又不死心,探头朝第二进的铺子望去,顺便磨磨牙,暗恨这戴家铺子里人太多,自己不得机会入内,哪怕与美人同室片刻也是好的呀。

傅春儿正看得好笑,却见傅阳双目一眨不地,盯着另一个方向。傅春儿好奇地也随着看过去,只见一顶青呢小轿停在“戴凤春”新店的旁侧,一名仆妇正扶了两名少女下轿。

“也是熟人!”傅春儿心道。看那两名女子的身影,应该是戴悦姐妹二人。她见傅阳看得出神,便捅捅他,说:“要不要去打个招呼!”

傅阳的脸腾得一下便红了,摇了摇头,支支吾吾两句,似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傅春儿心中狐疑,心道,这么点的小哥哥,怎么好像见了戴家的姑娘,就有点心思不属的样子,怎么好像起了淑女之思一般?不过好像那日在平山堂,傅阳见了戴悦小姑娘,也是百般不自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