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第1/4页)

嫁了人,我却看她性子一点都没有变,整天想着这些面儿上看着花哨的东西。”

傅春儿叹了口气,说:“娘说的是正理儿,我原以为这几日跟大伯娘他们住在一块儿会很难过,可是现在想想,城中多了兰儿姐这样一门亲戚,日后怎生相处,才是真正要好好想清楚的事情。”

傅阳却说:“我今日与大堂姐夫聊了几句,我倒觉得,他是个做生意极上道的人。广陵城中的布商,哪些打,哪些拉,哪家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简直随口就来,知道的一清二楚。我想着,哪天我要是能做到他那样,才算是生意做得‘略窥门径’了呢。”

“嗯,大堂姐夫看上去确实像个生意人,所以我不觉得他会把自家的生意交给兰儿姐打理。”傅春儿说着自己都觉得好笑,“嗤”的一声笑了出来。

不过,总算这位大堂姐的亲事算是告一段落了。傅阳与傅春儿两人的精力,终于能够集中在自家铺子的生意之上,而且没有江都傅家的人在这边,也是时候可以考虑盘下自家隔壁那座小院了。

第二日,傅阳就着人请了隔壁那小院的房主过来相商,过来的自然还有老何。那房主姓沈,听说傅家想盘下隔壁的院子,笑着说:“怎么,傅小哥,也跟着城里的大户们学着盘院子那!”

傅阳忙问怎么说。姓沈的房主就说:“你看这瓦匠营出去那一大片,都是盐商黄家盘下来的一片宅子。听说特为是为了这次皇上巡视广陵府买下的,回头里面要全部推倒了修园子。听说皇上打算巡府的时候不再另外建行宫,倒是准备在几位士绅家中住住。皇上若是来,黄家那自然是妥妥地第一位啊!所以这不黄家才着急买的地要建园子么。”

这沈房主说得其实也并不全对,黄家的在东关街这边圈下来的这块地,倒也不是临时起意,在几年黄家就已经着手在这里买地了。当日郑长河家的宅子,租给傅家的那两间,就是如此。黄家买下之后,搁着没动。直到近两年地价更低些的时候,才出手把周围一大片也给买了。这次皇帝南巡的消息一传出来,尤其是皇帝会入住士绅家里的消息传出,广陵城里的地价猛地就翻了上去。黄家手里屯的好几块地,都比买的时候价格翻了一倍不止。即便如此,还是有广陵城中的大族,变着法儿联系黄家,看看能不能花高价从黄家手里,买到个地段稍好点的地方修园子。

傅阳就笑着与姓沈的聊了两句广陵城中的这番情形,最后才说:“沈大爷说笑了,我家哪里是要修园子,只是人口多了住不下,想就近买个院子,一家人稍微住得松快点而已。”接着老何也帮着说了几句好话。最后那沈房主说:“卖是可以卖,这院子我想着空着也是空着,而且那房子不重新翻建,估计也不能再住人了。这瓦匠营就一条土路,一到下雨天人就遭罪。所以我家定是不会再用这个院子的。”

沈房主便报了个五十两银子的价格,傅阳在老何的帮衬之下,还到了四十五两。两家签了房契,银钱付讫,也一样由老何将白契拿去了广陵府,粘了红契回来。

傅春儿对这笔交易非常满意。她原来的预算是在四十两上下,但是眼下广陵府里地价房价都在往上涨,再不出手,就迟了。隔壁那个院子,如果只是用来做作坊,不是住人,房子只需要在几处加固了就好,暂时还不需要重新翻建。而傅老实,则终于有个地方可以摆开各式原料,敞开来捣腾他的花啊粉啊。即使是下雨天,院里不能做活,傅老实也可以将东西都搬回屋子里。傅家做东西的空间总算是够了。

只是那瓦匠营的土路,还是在一如既往地困扰着傅家人。进了七月下旬,不知怎地,阴雨的日子又多了起来,暑气倒是消了不少。但是傅春儿每次出门,都得套上她那双怪模怪样的大“雨靴”,走到巷口的青石板路上的时候,还是会沾上一脚的泥。每次到这个时候,傅春儿就想,要是广陵府什么时候能出钱将自家门前的路给修好了,怕是比什么功劳政绩都要来得贴心。

一百三十章 本地的门外汉

傅春儿这会儿好不容易走到了巷口。巷口旁有一眼水井,她就在那里将“雨靴”脱了下来,只穿着绣鞋立在井边,然后打了半桶井水上来,终于将自己那双沾满了泥的“雨靴”冲出本来的模样。

“小丫头?”有个人在后面问了一声。

傅春儿一回身,见到黄以安背着手,立在自己身后。离他一尺之地内,站了十来名从人,看服色,大约有两人是家丁护卫,还有一个是书僮,其余的都是广陵城中的清客相公之流。傅春儿还从来没有见到过黄以安出门带着这许多从人的,有点吃惊,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