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 (第1/4页)

傅阳亲自押车到了钞关码头,到的时候,可巧刘行商的船也是刚到未久。两人交接了货品,傅阳丝毫未有隐瞒,将坏了一箱头油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又拿了替换的“高档”鸭蛋粉给刘行商看。

那姓刘的行商听了这话,哈哈大笑,道:“傅小哥,我果然没有看错。就凭你今日这样坦诚,我一定将你家的货荐给苏北两淮的行商。”

傅阳陪着刘行商说话,倒也没想清楚到底他为何专门提到了苏北两淮的行商。然而他回家将这话一转述,先是钱铄省了过来,说:“苏北的行商好啊,苏北那边不见得会待见戴家或者是薛家的粉,那边庄户人家一般都图个实惠,不像广陵姑苏一带,包装将就,表面文章做得这样足。”

钱铄一说,傅家人这才明白过来。傅春儿心中暗喜,心道:这无心之举,竟尔误打误撞,换来了这样的收获,果然还是诚信做生意好处多。

傅老实便笑呵呵地问傅阳:“阳儿,如此一来。那刘行商的货款给了你了吧?”

一百五十四章 斩肉

“爹,您不知道,当日是仇爷说的,水上往来行商的规矩,像我家这样没什么名气的铺子,都是上货的时候收一两成的定金,等船回来的时候才将全款付清。”傅阳给傅老实解释。

“啊!”傅老实张大了口,半晌才说:“那咱家要多久才能把款子收回来。”他早年挑着货郎担子走街串巷,从来都是货银两讫,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这下听傅阳说起,整个人坐立不安了一阵,才问:“那,要是刘爷不过来还咱家的款子怎么办?”

傅阳为他宽心,道:“没事的,仇爷说了,这头一遭,刘爷是他介绍的,因此货款由仇爷作保。”

“这样——”傅老实总算稍稍将心放到肚子里,人也安定下来,坐到了椅上。

他屁股尚未坐热,又突然“啊呀”一声,站了起来,问傅阳:“那刘爷跑一趟松江府,回来的时候总要十一月了吧!你借了老曹那边的银子,打算什么时候还那?”

“已经和老曹说定了,刘爷的船腊月头上就到广陵府来。只要货款一到,马上就还给老曹。”

傅老实“哦”了一声,有点怅然若失地坐又坐了下来。

傅家早先靠傅老实的货郎担子过活。傅老实从戴家的作坊出来,虽然有些手艺,但是却始终没有这等魄力,借钱办货。而各式香粉妆品,又是极花本钱的生意,所以傅老实挑了快十年的担子,家中的生计却每况愈下。直到后来傅家因为从富春茶社退了股,手中有了些现银,再因为傅阳适逢其会,从富春那里借到了银钱,这才叫“馥春”的生意真正起步。

将货送了出去,傅阳这才放下心来,整个人开始觉得又困又倦,坐在椅上也能睡过去。杨氏忙忙地招呼让他在家好生歇息两日。

钱铄本来想告辞的。看到傅阳这副样子,本打算告辞的话又缩了回去。倒是杨氏明白他的心思,说:“铄儿,在舅舅家多住个两日再走吧!铺子那里,只怕还要拜托你再照看两日。回头舅母给你做你爱吃的’斩肉’!”

听到“斩肉”,不止钱铄来了精神,就连傅春儿都觉得口齿生津。

第二日一早,杨氏果然去买了三肥七瘦的肉,还拎了一只童子鸡回来,准备做斩肉。这会儿傅阳在家坐不住。又去了隔壁。与傅老实和阿康两个一起收拾隔壁的作坊。顺便又开始琢磨藏香棒香的做法。厨下便是傅春儿给杨氏打起下手。那斩肉不能买铺子里已经剁好的肉糜,只能是买了七分瘦的后臀尖回来自己剁,广陵府精擅厨活的媳妇,大多都会这一手“斩肉”的绝活。细切粗剁,这样做出来的肉丸才得口感细致,入口浓香。

早先过重阳的时候,傅家也买了几斤蟹应景。杨氏与傅春儿剔了半日,将一时吃不完的蟹肉与蟹黄都剔出来,用猪油熬成蟹粉,用小罐子密密装了,这时候正好拿出来,拌在肉馅里。再调上葱姜,做“蟹粉斩肉”。

傅春儿在旁,洗净了双手,将杨氏已经剁好的肉馅来回用手拍打成肉丸,她一边来回掼打令肉丸紧实。一边想,这要是在后世的饭店餐馆里往外发卖,就该叫狮子头了,这可是淮扬最出名的一道名菜。她回忆着前世吃到的时候,看着面前小小一盅,盅里只得一个肉丸,包裹在清汤之中,看上去就金贵。

然而这一世,她竟能够得尝广陵普通人家用最寻常的手法,做出来最家常的美味。

家常的“斩肉”不是清炖的,而是红炖的。傅春儿在旁边掼打肉圆的时候,杨氏快手快脚地将那只小公鸡剁成快翻炒,然后加了绍酒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