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 (第1/4页)

“难道在您心中,科考真的就比广陵城百姓的福祉要来得重要么?小时我就说过,我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纪燮对黄氏小声说。“去年已经考了一次秋闱,不是说好日后走什么样的路,都由我自己来定的么?”

黄氏一呆,道:“这些我都不管,总之,你不能留在这里,回头杜大人听说你锁巷将自己也一并锁在里边,不笑掉大牙才怪!”

田家巷里的人这时都眼巴巴地看着纪燮,无比地盼望他能够留在巷中。“伯母,让又炎兄留下吧!”田乾鹏忍不住开口,“又炎兄通岐黄之术,有他在此主持,我等或许会有个主心骨。杜大人器重又炎兄,对我们这些同锁在巷中的,或许也会垂怜一二,不会苛待。”他说的可怜兮兮,已完全是一副乞怜口吻。

“闭嘴——”田敏达与田乾晟同时斥道,一个说“谁说我等会留在田家巷中坐以待毙的?”一个抖着胡子说:“还不快去与我取笔墨,我要与山西总兵修书!”黄氏闻言扭头说:“我就不信了,你们有这等胆子,敢不听广陵府号令?”其余田家子侄一时也鼓噪起来。田家巷口,乱成一团。

“刷”地一声,广陵府守卫的杀威棍与军棍齐刷刷地亮了出来。“广陵府杜大人的命令,谁敢违拗?”一个铁塔似的官差往前踏了一步,那眼神就几乎要吃人了。田家子侄还在闹哄哄地推搡之际,其余百姓倒是都面现惧色,纷纷往后退去。

其实也只怪田家,从头到尾只说“田家”如何如何,丝毫不曾顾虑到巷中所居的平头百姓,哪个是敢得罪广陵府尹的?否则凭巷中数百号人,与区区十余名官差相抗,早就一冲而出了。这个时候,百姓们见到广陵府准备的周到,纪燮又说有了对症的药方,大家性命无虞,这边没有人愿意再与广陵府作对了。倒是有几人磨磨蹭蹭地上前,询问道:“我家老头子在乡下,本来说过几日要家来的,眼下进不来了,能不能托差爷找个人捎个口讯?”诸如此类。

田家子弟的气焰反而越来越小,看得田敏达越来越失望,自家能出田敏权这等凭军功一直升上去的武将,怎地下一辈却都是些文弱的公子哥儿,平日里走马斗鸡都个个在行,一遇大事,便出了虚张声势之外,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够了,纪七,你不留在这里,叫我等怎生信得过广陵府的诚意?”田敏达怒从心头起,索性一声大喝。

“田敏达——”黄氏也不服软,尖声叫道,“我儿子为了广陵城中的疫情,已经忙得不可开交,哪有时间陪你们耗着。”她便不再提春闱的事情,也不愿意纪燮作为田家的“人质”,陪着这些人继续留在弥漫着药味的田家巷里。

这时,一个少年人来到纪燮身边,道:“小七爷,莫如让我代替您,留在这田家巷中吧!”那名少年俊眉星目,相貌英挺,腰背挺得笔直。田紫茹远远地见了,忍不住“哎呀”了一声。

一百七十一章 傅阳顶上

那上来与纪燮说话的少年,不是别人,正是傅阳。

原来这日竟是三月初三。傅家的货全部出往刘行商的船上,而刘行商也趁这时候,请傅家兄妹在他家的船上吃了一顿“船菜”,顺便商量了一下下一季的订单。送别刘行商的船,傅家兄妹从钞关码头回来,正路过田家巷的门口。

后来,傅春儿曾问过傅阳,为何当日就没顾虑家中还有这么多事情,甚至都不曾与父母打声招呼,就头脑发热,自告奋勇上去顶了纪燮,留在田家巷中。傅阳想了想,半是看玩笑地回答她:“我看又炎那头,他明明是在做大善之事,却无一人支持他,家人、同窗,尽是如此。我一想到我若行此善事,爹娘弟妹,一定鼎力相助的,我就忍不住上前开口了。”

于是那日在田家巷前,傅阳毛遂自荐:“还是让我来吧。我姓傅,叫傅阳,好歹曾在大德生堂中学徒三年,不算通什么医术,但是胜在懂各式药材,各种防疫的事情,总是略知一二。小七爷有什么指示便告知于我,我便代小七爷留在这里吧!”

纪燮闻言大喜,道:“傅阳兄弟,难得你有这份心!”

田家人多少便静了下来,田乾晟忍不住梗着脖子问傅阳:“这位小哥,你不是疯了吧,你难道不晓得一旦进来,不到疫病完全消失,广陵府就不会让你出去么?”他是田家人当中最怕死的一个,生怕万一巷中疫病肆虐,所有的人都困死其间,因此眼下之意就是在问傅阳:“你难道不怕死?”

傅阳笑笑:“我信小七爷!”

短短五个字,令纪燮突然之间大为感动,上前重重地拍了拍傅阳的肩膀。

旁边悄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