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 (第1/4页)

沂隆�

年节前玉簪的父母依言进了广陵城,来见了一次傅家上下。傅老实与傅阳,将玉簪父母一年里剩余的工钱,都结了给他们,在此之外还包了一个大红包,将玉簪爹唬了个不住,千推万推,没推掉,这才红着脸收下了。

杨氏则将玉簪娘请了进内院,细细地问玉簪家里对玉簪将来是个什么安排。

玉簪娘大概晓得杨氏的意思,因此不无遗憾地告诉杨氏,玉簪自小就跟自己娘家这边的一个侄子订了亲,玉簪家里就打算等玉簪再大一两岁,就不让玉簪在傅家做活了,安心在家待嫁。反正这两年看来,玉簪家跟着傅家,也过得也红火,而且玉簪将来出嫁,傅家这样大方,也少不得会送点实惠的东西给玉簪添妆。

杨氏听了这话,晓得心里的念头全部落了空。不免觉得可惜,但是面上不显,只顺着玉簪娘的口风,一起夸玉簪实诚能干。是个好姑娘。

晚间,杨氏来到傅春儿房里,终于叹了一口气,说:“玉簪这样的女孩儿,我本来想说给阿康的,怎么就已经说了人家了呢?”

傅春儿听了杨氏说的前因后果,倒是没觉得什么。玉簪家肯把闺女许给自家亲眷,想来也是知根知底的,应该不至于辱没了玉簪。但是她一时想起来,玉簪到自家这么些时日。一直不显山不露水地,整天一副笑嘻嘻,万事不萦于心的样子。以往玩笑的时候,自己与素馨还曾套过她的话,打听她将来的姻缘在哪里。都被她糊弄过去了。这样看来,只不知道这个姑娘真是个傻大姐儿呢,还是腹中是个黑的。

年前大家一阵忙碌,到了年关的时候,傅家伙计大多各自回家,傅家的院子和作坊一下子都冷清下来,只有姚十力带着素馨。因为住得近,所以常常来傅家走动。

傅老实与杨氏商议了半晌,终于还是决定过年还是在广陵城过,大家只是在年前去江都老宅和仙女镇那里都走了一趟,打了打招呼。在江都的时候,杨氏几次想向金氏打听傅兰儿的消息。却每次都被金氏打岔糊了过去。

回到广陵,杨氏谈起这事儿,便一阵一阵地叹气,说:“当年咱们那样照顾兰儿,如今只是问问兰儿的消息。你大伯娘就像是防贼似的防着咱们。也不晓得你大伯娘是真不晓得还是假不晓得兰儿的下落。”

傅春儿从旁劝道:“娘,每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您就不要瞎猜了。也许大伯娘那里,真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杨氏想想也是。这次回去,广陵傅家才晓得长房那里,小的一辈里头,傅坚的媳妇陈氏,已经诞下了一个男娃娃。江都傅家,眼下已经是四世同堂。金氏每每就会将话头扯到傅阳和戴悦那头。杨氏每逢这种时候,都也是一样,顾左右而言他,混过去便是了。傅春儿这样说,她倒是能将金氏的心情理解一二。

傅春儿有些犹豫,不晓得应不应该将曾经在靖江王府上见过刘贤的事情告诉自己家里人。但是想到刘贤已经换了名字,就连面貌也付了这样大的代价给换过了,想是不希望被人瞧破过去的身份。她纠结了再三,还是没有将这个消息告诉父母。只是想见刘贤在袁时身边做事,刘家家小,应该不会有大碍吧!

*——*——*——*

然而戴悦的身子一直没有动静,杨氏便起意想去观音山去烧头柱香。傅老实便劝她,“今年天气这样冷,烧头柱香,起码得是半夜就出门的,要是冻着了,染了风寒,你叫媳妇心里怎么过意得去。”

傅春儿也嘻嘻笑道:“娘,哥成亲才一年都不到,怎么就把您给急成这样了呢?您又不老,这么年轻,人都说看着像我姐姐,为啥要急着做祖母啊!”

杨氏被傅春儿逗得笑了起来,总算打消了去观音上烧头柱香的念头,但是大年初一这一日,杨氏依然是沐浴斋戒,安心在家礼佛。

戴悦多少还是辗转听说了些杨氏的心思,脸上一阵红又一阵白的,她心中其实也是着急,可是越着急身子便越没动静。然而这等心情,她却不敢与杨氏说,小姑傅春儿云英未嫁,也是不好说的。过年的时候,到傅阳与戴悦两个一起,到戴家拜年,结果戴三娘子那里,也是淡淡的,没有要与戴悦深谈的意思。

不过杨氏没有去烧头柱香,事后证明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后来,傅家人才听说,正月初一那日,观音山那里的山路都上了冻,清晨时候有一家的马车打滑,从山道上直摔了下去,伤了不少人,好在没有折损了性命。

这件事情,被广陵城中的百姓当了谈资,又传了几日,传出来那马车是薛家的。不少人听了都觉得薛家今年定是要触霉头了。大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