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 (第1/4页)

黄氏就已经冲了上来,她一时跪坐在纪燮身边,扶着纪燮的胳膊问:“小七,你可觉得还好?”

纪燮点点头,道:“松快了不少。母亲,这些日子里来,教您悬心了,是孩儿不孝。”

黄氏点点头,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直落下来,口中却说:“娘这头没事,你好了就好!”

旁边易大夫就恭贺纪家老祖和纪家大爷,“恭喜两位,这’蜂针’已然见功,不如我与二位商讨一下如何能够取了蜂毒,制取药膏的事情吧!”

纪家老祖似乎甚是喜欢易大夫,当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来来来,咱们不禁要商量一下将这蜂毒制成药膏,还要再想想,如何君臣调和,避免受者承受过大的痛哭,这两件,都是当务之急。”

“对,都是当务之急。”纪家大爷立刻应道。三人一起,围拢到纪小七身边,细细检视一番他的伤处。又互相商量了一番。反而将傅春儿与黄氏两人阻在了外头一圈。

院门口,纪家二爷乍闻喜讯,搓着手,简直不知道怎样才好,甚至都没有想起将自己的妻子扶起来。

反倒是,傅春儿自己爬起来之后,先去扶起了黄氏。黄氏激动得语无伦次,拉着傅春儿就要一起下厨,“走,我们去为小七做一些补身的甜汤去。”

傅春儿还真的怕黄氏擅自给纪小七做吃食,会与他的伤有什么冲撞,连忙答应了,与黄氏一起往厨下去。

*——*——*——*

这一日,虽然纪燮承受了不少苦楚,可是终于见到了成效,众人面前,像是在浓云之中陡然见到了一道光似的。然而,纪家老祖与易大夫等人商量了许久,决定第二日还是只用两对“蜂针”,待纪燮对蜂毒有了些耐受性了之后,再考虑加大剂量。

第二日,纪燮稳稳当当地受完了“蜂针”的痛苦。而傅春儿又将他在川中的见闻,又多记了二十多页下来。

见到“蜂针”有效,众人都是欢欣鼓舞。最乐观的估计是,最多不出五日,纪燮双膝上的肿毒便能清除。届时纪燮就可以慢慢开始恢复走动,只是要他一时半会儿就能像寻常人一样健步如飞,那还是难为了他一些。

而纪燮与傅春儿则很高兴,山居无事,两人谈谈说说,除了将纪燮的手札大多记了下来之外,也开始从头将这份手札重新开始删改。

傅春儿帮纪燮做着“书记员”的时候,黄氏也会在屋里做做针线,听听纪傅二人说话。她虽然不能全数听懂,但是看着两人谈谈说说,纪小七说的话,比以往在家住一年说得还要多,面上还泛着由衷的笑容。黄氏高兴之余,心里也淡淡地泛酸。

又过了四五日,纪燮的腿伤已经加到了每日四对蜂针,然而这一日,纪燮的腿却是进境有些慢,似乎已经到了最后攻坚的时候。

纪家老祖和易大夫的意见,都是不能再增加剂量了,若是一味再加,只怕对纪燮的身体有损。可是,既然不能再增加剂量,最后一点肿毒却总也拔不出来,一时大家都有些束手无策。

三百三十三章 割爱

这日纪家二爷已经从别院这里赶回广陵城,纪家原有很多庶务要处理,纪家二爷走不开,只好将夫人留在别院这边,照顾儿子。

本来易大夫也打算早些回广陵的,可是因为纪燮病情反复,纪家老祖出言挽留,易大夫最终还是答应留了下来。

晚间,傅春儿心中存了事情,辗转难眠了好久,才渐渐睡去。睡梦之中,她突然听见初到此地的时候,曾经听见过的那管竹笛,突然又在窗外响了一两声。

傅春儿惊坐起来,翻身下床,将外头的衣裳系好,推门出去。

别院里很是安静,傅春儿又是独居一个小小的院落,刚才那竹笛之声,似乎并没有惊动任何一人。只傅春儿一人轻轻推开房门,见到一人端坐在墙头,手中持着竹笛,却不吹奏,只抬头遥遥地望着天边升起的一轮明月。

那是一轮下弦月,这日正是二十三。

墙头上那人,身穿一身月白色的深衣,头发散漫地披散在脑后,深蓝色的天幕之下,正映出他侧脸英挺的轮廓。

傅春儿不用那人转回头来,便晓得,这必是袁时无疑。

“袁相公——”她低声招呼,又不愿惊动了别院之中的旁人。

袁时回过头来——这该是袁时的本相了吧,与其形容他面如冠玉,倒不如说他整个人都如美玉一般,质硬且坚,抑而不挠,令人见之难忘。他手持一管竹笛,轻轻一纵,悠悠地落在院中,看向傅春儿。他只见这小姑娘身形瘦削,怯生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