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部分 (第1/4页)

洋中一座岛,天地灵息很适合应龙修炼,崇伯鲧让他就在那里建造洞府。

那团雨云自西向东飘去,其实就是应龙过境。太乙奉崇伯鲧之命是跟着应龙一起去的,既是护送也是监督,直至看着应龙到达汪洋中崇伯鲧指定的那座岛,这才放心回转。然后太乙又分别去了共工部和重辰部,向帝江与禄终传达了崇伯鲧的吩咐。

崇伯鲧就在西荒高原上等着禄终和帝江,其实主要是等帝江安排好族中事务,两人的决斗就将在那远离人烟之地进行。崇伯鲧的正事忙完了,他们也该去了。

江河水情有异的第一个原因是应龙导致的,第二个原因则难以察觉,而且崇伯鲧也解决不了,便是天地间自然的变化。江河总有丰水和枯水之年,在漫长的上古年间,气候的大范围、长时间变化并不罕见。只是以凡人短短不到百年的寿元,体会得并不明显。

天地间有时会遭遇多年大旱、多年洪水、多年闷热或多年低温,若是感应那些裸露的岩层物性,也可以察觉到这种变迁的痕迹。据崇伯鲧判断,江河流域将迎来一次多年丰水的时期,降雨量可能长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虽然以普通人寿命很难感觉天地间的这种变化,但是自古以来历代人却积累了相应的经验。很多村寨的选址,都在大规模的洪水威胁不到的地带,就连开垦的田园也有这种讲究,与此同时,在场年干旱时期也要保证有最起码的水源可用。

这也不能说明古人一定聪明,而是曾做出错误选择的部族村寨,早已被各种灾害摧毁了,就算其族人尚未灭绝,也都迁居到了更安全的地带。当前人的教训变成了后人的经验,也就留下了所谓的祖训。

每个村寨中几乎都有地位尊荣的长者,他们会告诉年轻人历代相传的祖训,比如不能把房屋修建在什么地方、哪里不可以开垦田园,外出要避开什么时间、什么地段。这些讲究,有的能说清楚原因,有的却不知是什么缘故,反正是代代相传的。

假如后人不愿意遵守这些祖训呢?这在部族分裂时是常又的情况。有可能并无影响,族人们仍然能过得很好,因为世事总会发生变化,历代祖先总结的经验未必就是对的;也有可能在较长时间里、甚至好几代人都察觉不到问题,可一旦灾害来临,人们才会反应过来。

崇伯鲧逐走了应龙,也察觉到天时的周期变化。但某种意义说,这种影响并不大,各部族的历代祖先也曾经历过了,只要提醒天下各部多加防范即可。

虎娃又问了太乙,有关禄终和共工的近况。得知禄终那边是早就准备好了,但帝江却迟迟没有动情。帝江不是想反悔,实际上他也不可能反悔,只是有些迟疑。

这几年一直在暗中帮帝江出谋划策的计蒙,最近却莫名失踪了,这让帝江又联想到即将与禄终的决斗,心中更加惊疑不定。据太乙所知,帝江这段时间借口要安顿部族事务,一直在闭关修炼。

虎娃闻言却暗暗摇头,他原本对帝江与禄终这一战的结果也难以预料,因为这两人的修为境界与神通法力都在他之上。但如今看来,帝江恐已未战先怯。大战之前尽量做足准备是没错的,但也要看是什么样的准备。

帝江和禄终同在中华四大战神之列,且曾三番交手不分胜负,到了他们这种层次,斗法高下也就在一线之间。适当闭关回顾修行经历、将已掌握的各种手段融会贯通,当然是很有必要的,但想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实力,除非是有特别的大机缘,否则已不太可能。

帝江为了闭关修炼,甚至耽误了妥善处理部族后事,这就说明他心里并没有把握,越没有把握就越想做更多的准备。虎娃这位旁观者反而看得更清楚,假如帝江以这种心态迎战禄终,恐怕结果堪忧。

虎娃又想起了重华曾经说过的话,禄终近年来修为已更上一层,通神甚至堪比当年蚩尤之威。不论这种说法是否有夸张的成分,看来也并非虚言,或许帝江也听到了什么,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反应。

原本虎娃还想届时远远地观摩帝江与禄终决斗,可眼下的状况已不允许他再凑这种热闹了,还是老老实实先恢复自己的修为再说。

太乙是虎娃最信任的弟子,所以虎娃也没有隐瞒自己的状况,带着他一起出发了。虎娃、玄源、剑煞、若山、太乙一行五位高人,在途中又汇合了接到消息赶来的瑶姬,从巴原东偏北方向越过连绵蛮荒,悄然来到成阳山中,并没有惊动任何人。

虎娃之所以这么谨慎,集合了这么多高手同行,还请师尊剑煞押阵,也是为了防范未知的威胁。别的且不说,当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