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溺杀女婴,灭绝人伦,脸上刺字,全家流放! (第1/1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请孟庙去广西。 朱祁钰思考很久了,他要为广西立文庙,让广西文风俱萃,为大明源源不断提供人才。 同时,以广西为中心,建设广东、安南、云南、贵州和湖南文脉。 让广西成为中南半岛的中心。 “孟氏主宗迁去广西,于江州立孟庙,塑孟圣雕像,让孟圣之光,照耀蛮夷,令其迅速归化!” 江州是个单独的州,夹在太平府和南宁府中间。 “改江州为孟州,州治不变。” “在孟州,建立一座孟圣学宫,弘扬亚圣之学,邀请天下名士,去学宫中留下自己学说,传承弟子。” 朱祁钰斟酌道:“并建石碑立传,雕刻《孟子》,让天下士子,去广西孟州朝圣!去看一看,千古圣人!” 从太祖起,就对孟圣并不尊重。 嘉靖朝,罢黜了孟圣后人的公爵,仅尊为亚圣。 所以,孟氏一族,在大明很受气的,一直被孔氏压制。 如今皇帝剥离古之圣人后裔住所,对孟氏而言,也是好事。 “臣谢主隆恩!”孟氏教授磕头。 朱祁钰打发他们走了。 四龙临朝,有了佛道儒背书,可以稍微松口气了。 必须尽快组建钦天监。 下次再有这种事,皇帝可不能随便下场了。 什么事都得让皇帝亲自做,要大臣干什么? 贺知恩小跑进来,行礼后道:“皇爷,查清了。” “说!”朱祁钰眼眸一阴。 “昨日夜间,是仁寿宫的大太监王政,去了一趟延禧宫,有人说谣言就是从他嘴里流出来的。” 胡贵菊惊惧血崩,就是知道了唐贵妃和谈允贤率先产子的消息,她的儿子太子无望,这才血崩的。 好在,她并不知道,她的儿子朱见漭,差一点就阴阳两隔了。 “果然是她。” 朱祁钰瞳孔微缩:“去,把王政凌迟,在仁寿宫前做!” “所有参与者,皆诛杀!” “延禧宫嘴巴不严,所有人去浣衣局,做活一个月,再回来伺候!” 孙太后,你又算计朕的孩儿! 等此事风波过去,咱们老账新账一起算。 “皇爷,是否在仁寿宫大开杀戒?”贺知恩小声道。 “多事之秋,不要节外生枝了。” 朱祁钰却想得更深、更多:“胡妃母子平安,只杀首恶即可,不要大肆株连,还没到时候。” “奴婢遵旨!” 朱祁钰站起来转悠一圈。 若从最大受益者反向推算,唐贵妃在风波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她可不是白莲花。 能抢在谈允贤前面产子,阴谋算计必不可少,还多了一丝丝运气,为儿子抢到了太子之位。 最可惜的还是宋妃,年龄这么大却滑胎了。 宋系到底会如何报复呢? 整个事件中,受益最大的是唐贵妃,而且,她片叶不沾身,因果全都放在了谈允贤身上,十分高明。 之前他还揣测过谈允贤的算计。 现在看来,唐贵妃技高一筹,笑到了最后。 胡妃看似不争不抢,谨小慎微,其实野心比谁都大,她竟然想诞下长子,继承帝位! 你觉得可能吗? 怎么不动动脑子呢? 你爷爷是胡濙,爹是胡长宁,叔叔是胡豅,如此强大的外戚,谁能放心让这个孩子承嗣大统? 朱祁钰可不放心啊,谁能保证,胡长宁或者胡豅,不会做杨坚、赵匡胤呢? 所以,从她入宫那一刻起,她的儿子就注定了不会当太子。 在他心里,适合承嗣大统,外戚实力又不强的,只有唐贵妃和谈妃。 其余人的儿子,绝不能承嗣大统,想都不要想。 甚至,建藩于外,也得封得远远的,绝不能让他们对中原,产生一丝觊觎之心。 外戚势力强大,对皇子而言,是好事也是坏事。 更有趣的是,他给皇五子起名朱见漭,给了胡妃一丝希望,也给她母族一丝希望。 朱祁钰来回转悠。 那么,一直没搀和的林妃、毛妃、白妃真就都是白莲花吗?一点都没参与吗? 延禧宫胡妃血崩,真是仁寿宫的锅吗? 不可能的! 朱祁钰压根就不信。 贺知恩是会办差的,把锅丢给仁寿宫,知道朕对仁寿宫有意见,所以就顺水推舟,隐藏了真凶。 因为,仁寿宫确实想使坏,孙太后不是个好东西。 但她没这个实力。 整个后宫,都在都知监的眼皮子底下,等于在皇帝眼皮子底下,仁寿宫又和皇帝针分相对,都知监格外留神。 任何异动,都知监都会禀报,许感就会立刻做出应对之策。 胡妃更是聪明绝顶,怎么可能不防备着仁寿宫呢? 王政也是个傻的,当着仁寿宫的大太监,却去延禧宫招摇过市,可能吗? 就算他去了,能接触到谁呢?胡贵菊会信他的话? 很显然,这里面有鬼。 和胡贵菊关系最差的林钰,八成是她在兴风作浪。 这么明显的局,在糊弄朕吗?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