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中华江开通,铁路开建,保守的大楚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农业和工业、商业是天然的冤家,所以古代社会重农抑商,一以贯之。 房价和通胀,如影随形。 高房价,就意味着高通胀。 社会出现了农业与工商矛盾,有产和无产的矛盾,工农矛盾,城市与乡村的矛盾,矛盾积压,原来越繁重。 社会发展越快,反而通胀越厉害。 因为国内陷入了内销死循环,炒房死循环。 不是大明缺乏市场活力,而是人的惰性在发挥作用,大批工厂主转而投资房地产,社会大规模资金,进入房地产,导致大明出现高通胀。 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了失业率高的难题。 景泰四十四年,中枢颁布,给房地产降温,房地产资金有效流通进入工业,全面促进工业发展。 中枢斥资3个亿,对工业进行全方位扶持。 又拿出来3亿,对农业进行全方位扶持,鼓励农民发展副业,而不是进城当民工。 说来说去,就是让农民别抢城里人饭碗。 直接影响,移民力度加强,百姓家中庶子、庶女,一概移去新地,对城市中现存过剩劳动力,给予移民补贴,移去新地创业。 尤其是被市场淘汰的工人,必须去新地工作。 并鼓励民间资本,去新地投资。 皇企斥资10亿,投资周国、商国、魏国等藩国。 走出去,不止是走向欧亚,而是走向新地,大明新土数万里,都是旧工业淘汰最好的接盘侠。 随着蒸汽机在工厂中推行,老机器则陆续向新地转移,向不发达地区转移。 为了扩大就业,中枢预计放出来10万金币、100亿银币,繁荣市场。 这钱还真不多。 因为大明广袤,占据四大洲,南美刚刚发现,总计人口在22亿上下,市场上600亿货币,够,但不充裕,还没到通货膨胀的时候。 关键明元是世界货币,是世界上的硬通货。 各国都在少量使用明元,各国皇室、王公手上都有小部分明元,这东西购买力太强了。 但大明在北美占据矿产后,未来几年,会源源不断往国内运银子。 就是说,未来几年,银行都会持续放水。 刺激市场,减少失业率。 景泰四十四年,一种叫塑料的东西,出现在大明,便宜、便捷、耐用等优质性能,瞬间成为工厂的新宠,旋即风靡全国。 中枢领头,大批资金进入塑料行业。 景泰四十四年年末,皇爵牌的蒸汽机车,在人工的操纵下,完成第一次试行,试行成功。 景泰四十五年七月,大明牌蒸汽机车,时速达到8公里,试行成功。 得到皇帝的表彰,皇帝拍板,皇家商行在大明蒸汽车的股份,均分给所有科研人员,由科研人员共同持股。 景泰四十五年,十一月,沈阳牌火车厂革新了锅炉,优化了温度升高对锅炉的影响,并改变了对废热的有效利用方式。 景泰四十五年,十二月末,天津火车厂改革了滚动轴承,对车轮进行了革新,对火车进行一百多次提速测试。 景泰四十六年正月,17家火车厂,向皇帝献国庆礼,一辆由17个厂联合制造的火车头,在德胜门前,成功完成试运行,太子亲自乘坐列车,时速达到了11公里。 重臣也跟着乘坐,感叹发展之快。 皇帝大手一挥,对17厂进行大规模表彰,厂长赐银符,余众合赐铜符,将中枢的股份,全部赐给有功之人,并对17厂进行新一轮注资。 景泰四十六年二月初,皇帝斥资20亿,建立大明铁路局,统筹火车厂,开始修铁路。 “二十年,朕给你们二十年时间,大明的铁路,要修到每一个角落去!” 朱祁钰心情振奋:“大明不是投资项目少吗?这回投资项目来了,都是大型投资!” “工部给朕算了,大明想修通全部铁路,需要500亿以上的资金!” “还有属国呢!” “预计可能超过2000亿的项目规模!” “而回报率,二十年回本,一辆火车的寿命在40年到60年左右,等于说,二十年净赚。” “以前大规模投资项目,只有沥青路,现在加了个房地产。” “铁路来了,中枢的热钱,放进铁路来,房地产已经够热的了,不要再往里面添火了。” “房地产降温,不是一句空话。” 房地产发展如火如荼的十年,民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恐怖的1200亿。 老三十一继藩之后,发现了几个大型矿藏,源源不断往国内运银子,这就导致了,大规模投资,进入房地产,房地产也堵住了。 现在小城市的房价,都被炒起来了。 拿河南鹤壁来举例,景泰三十八年时,城市里的千尺大宅子,售价200块。 景泰四十六年,鹤壁同样地段、面积的宅子,售价12万,你还买不到。 景泰三十八年时,鹤壁一个工人普通工资10块,景泰四十六年,工人工资达到了1050块。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