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tyxsw.org 第421章 澜沧篇、东欧风云、朱佑榶的政治智慧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422章澜沧篇东欧风云朱佑榶的政治智慧 改革者,必不得善终。 别看朱见漭清洗肃清朝堂,其实没动顶级权贵的利益。 甚至,他肃清朝堂,是和顶级权贵达成默契的,同时头上还有老皇帝坐镇,而朱见漭拿到钱后,再次撒入民间,同时满足皇权民三个阶级的天时地利人和。 才能够在不触犯朝堂顶级权贵利益的情况下,肃清朝堂,割除肿瘤。 就像彭谊,他自杀而死,朱见漭能恰如其分的高抬贵手,这就是让顶级权贵放心。 所以,自古至今的刑不上大夫,权贵无死刑是有原因的。 因为皇帝,就是最顶级的权贵,他怎么会拆自己的龙椅呢? 但天下必须要及时肃清,不然积重难返。 现在的大明就是这样,繁华盛世五十年,积攒下太多黑暗了,如果不及时肃清,大明会断崖式衰落,渐渐的回到历史轨道上去,未来会在世界争霸中落下脚步,最终改朝换代。 纵观整个历史,这片土地上的王朝,都曾在世界上显赫一时,旋即断崖式跌落,从来没有一个王朝,称霸世界五十年以上,仿佛受了诅咒。 所有中原王朝,都亡于内乱。 明明拥有最勤劳的百姓,拥有最完善的政治制度,拥有多元民族拥有丰富的劳动力,甚至拥有人种中的智慧优势,却都无法长久称霸。 归根结底,是完善的制度不允许扩张,是聪慧的头脑驱使内斗,是丰富的劳动力和地大物博让人性中生出惰性。 所以,中原王朝天生不具备扩张的先天条件,就算短暂称霸也会亡于内斗,最后守住基本盘都难。 老皇帝极力将大明推到世界中去,维持大明世界宗主国的颜面,可这种颜面能维持几年啊? 改革,是要永不停止的改革下去,才能让王朝恢复生命力,才能维护住大明世界霸主的地位。 然而改革是要死人的,是要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 朱见漭继太子位,可以肃清一波,可等他登基后,还能继续肃清吗?谁还会支持他呀? 皇帝是需要亲信的,别说皇帝,就一个知县都需要亲信的。 亲信贪不贪? 只要查,就一定会查到他的头上,到时候上位者杀还是不杀?杀了,以后谁为你卖命?不杀,那改什么革? 所以,改革改着改着会改到自己头上的。 刘健不是惧怕,而是坚决不同意,他宁愿抹脖子自杀,都不会去做什么深化改革的。 喊口号可以,但别真改。 就算现在老皇帝年轻二十岁,亲自坐镇,也无法深化改革的,大明道路、根基、发展方向都已经根深蒂固了,船大难调头,或者说没法调头了。 别说刘健,李东阳、彭韶被宣入宫中,整个人都懵了,全都败退。 没人敢搀和深入改革。 朱见漭这种肃清是可以的,杀的底层那些触角而已,畅通上下通道,对整个顶级权贵阶层都是有利的。 而且,蛋糕就这么大,去除一些无用的豪门,也能让顶级当权者吃到更多的蛋糕。 再说了,老皇帝被逼宫换太子,心里窝着火呢,不让他发泄出来,万一把老爷子弄死了,大家还怎么愉快的圈钱? 所以,朱见漭肃清官场,顶级权贵是支持的,中级权贵不支持却被刀架脖子上,底层权贵怎么想的无关紧要。 可谈到改革,那就要动摇社会的条条框框,动摇国家的根基,那么就危险了。 朱见漭非要改革,他就得拿自己的命和太孙的命来赌,他们是赌,但参与改革的官员绝对不得好死,没有意外。 就在朱见漭被改革难题头疼的时候。 朱厚煐已经从南诏省南下,去澜沧省。 澜沧省,就是南缅,刚刚改名为澜沧省,简称怒。 这个怒字,来源于怒江。 缅甸共有三条大江,伊洛底瓦江、萨尔温江、湄公河。 伊洛底瓦江,源头是大明的独龙江,源头在雪山上,从雪山上蜿蜒流下,南北向流动流入莫塔马湾的安达曼海,整条大江,贯穿整个缅甸。 萨尔温江,在大明叫怒江,同样起源于雪山,怒江的怒,来源于华夏的怒族,所以叫怒江。 湄公河,在大明叫澜沧江,澜沧江是世界第九长河,亚洲第五,东南亚第一长河。 可以说,整个东南亚的全部大河,都来自于雪山,来自于大明内地。 选择用“怒”做简称,因为龙的简称,被黑龙江用着呢,湄公河的湄也其他省在用,只能用怒。 大明占领整个百越之地后,就将整条河的名字,恢复成汉名,包括湄公河、湄南河,都变成了澜沧江,枝干才有自己独立的名字,主干统一叫澜沧江。 澜沧省,和大理、南诏可不一样,这是一个人口大省,户籍人口1.7亿,常驻人口2.3亿。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