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给王守仁上上强度,新时代朱祁钰、朱见漭思想二圣 (第1/7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果然。

景泰六十九年七月,朝廷开始杀猪了。

养心殿内传出圣旨,严查中枢、地方官员的财产来源情况,并进行第二次财产统计,并予以公开。

而捐出部分家财的王恕、余子俊、杨廷和等人,则得到了免死金牌。

早在六月之初,就对积极捐款的朝臣,颁发了隆宗勋章。

隆宗门,是养心殿的大门。

勋章以此命名,其寓意不言自喻,这就是块杀猪免死勋章,得到勋章的就不会被杀猪。

死人不会说话的。

朱祁钰完全可以自己创造一套思想,不,准确地讲换一层皮,新瓶装旧酒。

朱祁钰其实想独享思想家的功劳的,奈何他身体不行了,没有余生了,不可能写一本长篇大论了。

当时他可真的心无旁骛,什么都不想。

引起民间一片热议。

没有勋章的,对不起,我要动刀了。

在明朝,武将造反是很困难的。

之所以没动刀,因为上一次是将江南财富收入国库,需要动刀子,强行收回来。

“爹,瞧您这话说的,儿子一介武夫,怎么改呀。”朱见漭干笑。

确实还是书里那番话,但解读之后,赋予了新时代使命。

而当民间能掌握舆论风口时,文官从管理者,变成了服务者,这种角色转换,是老皇帝一力推动的,文官完全是被动的。

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定期通过人品考核、财物考核、账本考核,谨防有人私吞公款。

归根结底,都是统治思想,还是摆脱不了儒家的核心。

“外人,终究是外人。”

还得移民过去。

可能不好,可能只是朱祁钰片面的自己想法。

朱祁钰还真被说动了。

可官员们受不了啊。

想修改吧,却发现改不明白。

朱祁钰整张脸都黑了。

可能摆脱儒家思想吗?

摆脱不了的。

可是,王朝更迭,终究是小部分人得利,无法让全社会得利的,且会让全社会的人受损,所以这是一条最不好的路。

朝廷其实计算过。

挑时间,肯定等您死了之后,再让他出京继藩啊。

看他牛不牛叉。

不过,思想总要传承下去的,若他吃了独食,老四得不到好处,他登基之后,未必愿意宣扬这套理论。

可是,他的核心目的是为了什么民生吗?

老皇帝让人记下来,他再修改一番。

天下人必须去学!

本想让王守仁当圣人,当思想家的。

九十多岁的朱祁钰什么看不懂啊?

他要的就是一个名声。

不过,文官还是垄断大部分舆论。

可是,如果看景泰八年前的儒家思想,再看看景泰六十九年的儒家思想,就会发现,截然不同。

从不再秉政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这种感觉了,他整天胡思乱想,思考比做事时间更多,搞得他人都有点魔障。

当然了,吹捧的人也不少。

朱佑梐一听有这好事,他也想参与进来,来个三圣呗,咱们祖孙三代人,传为美谈,何不美哉?

“滚!”

他最后悔的事情,就没留下自己的理论。

大明第一辆民用汽车,投入使用。

会因为皇帝杀几个人,就改变本质吗?你不爱学习,你母亲揍伱一顿就爱学习了?

“咱们爷俩也做一对皇帝圣人,如何不妥?”

到时候拿出来一点往民间撒一撒,剩下的大头不还是皇家的吗。

“儿子都不服。”

皇帝为了拿回话语权,一定要动刀子的。

低调不一定好,但高调一定坏。

有人提出,这套分配论,高屋建瓴,过于浮于纸上,无法落入实际。

到了晚年后悔了,谁不想成圣呢?

将老皇帝的思想写出来,叫二朱理学?还是叫二圣理学吧,二朱说的好像是两头猪。

“就算还有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名字,有就有呗。”

太子厉害,今年都六十岁了,他能活几年?

为什么科举考四书五经,你不学会统治,如何当官?

所以,当官的本质,就是作威作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