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部分 (第1/4页)

萨道义心里当真也是极度的不舒服,他刚刚接到了两份电报,一份是首相发来的,首相说伦敦对日本人能不能独立解决战争已经产生了疑问,甚至有人说这根本就是一场从开始就注定是错误的,毫无必要的战争,他们说这场战争让除了让大英帝国丢失了一个东方盟友之外,做起到的作用就是耗费了大量的物资。

还有一封是陆军大臣发来的。电报上询问萨道义哈密尔顿少将是不是合格,并且说如果哈密尔顿不堪重任的话,在布尔战争中表现十分出色的几位英国将军都有兴趣来接替这个职务。

这两份电报的立场完全不同,首相要的是让萨道义尽快结束战争。而陆军显然是想有个表现的机会。说实话,在布尔战争中,英国将军们的表现真的没有十分出色的。萨道义对此只能报以苦笑,结束战争现在根本做不到了。就算他愿意,俄国人和日本人也不愿意。

打到这个阶段双方都已经拼上了,小日本已经在辽西死了那么多人。你让他们撤?还有老毛子,萨道义本来认为俄国人对锦州的战争将是一帆顺风的。

北洋军先是损失了曹锟手上的十万士兵,接着建昌防线又被陆建章出卖,俄国大军毫不费力的就打到了关内来,兵锋逼近山海关防线。那个时候谁都认为不堪一击的北洋军将在一个星期之内丢掉他们的第三道防线。

四十多万大军已经损失了十几万了,大量的作战物资丢弃,北洋军又自己没有生产能力,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好打的?

可是随着俄国大军的压来,随着北京城受到了威胁,袁世凯忽然间就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每天都有大量的年轻人涌入北京城,这些人也不去其他地方,就在北洋军的征兵点那里排队。以前空无一人的北洋军征兵点这几天都排了好长的队伍,袁世凯已经轻松的又征来了十几万士兵,而且征兵还在继续!

同时北京城的老百姓现在也还在游行,但是他们的游行已经是支持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好多北京城的居民都把自己家里能用上的东西全部捐了出来,一时间老袁的仓库里面各种物资堆的满满的!他除了没有枪炮以外什么都有!

而且袁世凯现在显然也是和俄国人拼了,根本不去管什么士兵的素质,那些新兵刚刚入伍,学会打枪之后就被他派上了前线,源源不断的援兵让阿克伯利尔的脚步始终无法迈过山海关防线。

战争已经打了整整十天,段祺瑞还死死的守在那里,在袁世凯忽然有了胆量之后,他的部队好像也换了一支,随着战斗的进行,随着北京人民开始了对北洋军大力的支持,随着那些前去投军的青年加入战场,随着老乡们把家里仅有一点存粮交到他们的手里,他们渐渐的明白了自己身上的这身衣服意味什么,自己手里的枪是用来干什么的!

也许他们的训练比不上俄国人,也许他们体力也比不上俄**人强壮,也许他们的战术水平远远不如对方,可当他们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拿枪的时候,他们就是一支真正的军队!北洋军坚持到最后一个人的阵地经常出现,明知必死也不投降的战例屡屡发生。

萨道义真的不知道战争将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来结束,他真的没有把握了。但是到现在萨道义明白了一件事情,俄国人是在和一支真正的军队作战。这支军队叫北洋。

大使馆里面萨道义的面色非常凝重,看着坐在他对面的袁世凯,萨道义觉得这个人真的有些陌生。

“老朋友,事情难道没有缓和余地了么?”

萨道义先生的语气非常的平和,他没有想过把事情闹大,在一开始他甚至还支持袁世凯和俄国人开战。只是因为英国和俄国签订了同盟协议之后,他觉得俄国人这个盟友比袁世凯更重要,所以暂时的抛弃了北洋政府一下而已。

袁世凯坐在沙发里面没有说话,他现在的心里其实也是很害怕的。段祺瑞的防线岌岌可危,虽然看上去自己是一批又一批的援军去增援。可是这些援军有多少战斗力袁世凯很清楚,也就是段祺瑞打仗是行家,如果换个稍微次一点的,一个小小的失误都能让防线崩溃。

假如丢了山海关,北京就危险了。

“如果,俄国人肯退兵,并且保证不插手蒙古的事情,我愿意和萨道义先生重新商谈和平,您知道。我不是一个喜欢打仗的人,我不是杨小林。”

萨道义微微的摇头,老毛子会退出蒙古?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么。即便他们大英帝国是现在世界上的军事霸主,可俄国人也不会卖他们这个面子的。萨道义现在非常痛恨那个和俄国签订了军事条约的家伙!若不是那个条约捆着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