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部分 (第1/4页)

杨司令还没有开口,老袁在旁边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显然是在提醒他什么。

萨道义接着说道:“不过你的战争确实打的非常漂亮,这一点我们英国的几位将军都非常的佩服,杨。你很幸运,如果不是袁总统和孙先生改变了立场支持你,我想你现在不会站在这里。众志成城,我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

杨小林那次来谈判的时候就说过,当中国人抱成一团的时候,就会让洋人知道众志成城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没想到萨道义先生到今天居然还记得。

他笑了一下:“我还说过一句话,现在虽然您要走了,但是我依然想重复一遍。萨道义先生,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是最好的朋友。保重!”

萨道义愣了一下,还有机会么?也许真的是也许吧,政治上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他轻轻的点点头,看了一下周围的人,然后对袁世凯说道:“总统先生,请代我向孙文先生问好。并且转告他,我对他的学识和执着非常地佩服。”

老袁点点头,其实说实话,孙文的执着确实让每一个人都佩服。就在今天在早上孙文还发来电报,说袁世凯这个总统是因为战争的权宜之计,现在他也承认。但是关于政府的组成,必须民主。

老袁真的不明白那个家伙还有什么资格来和自己谈民主?那个铁道部长都是自己高兴了才赏给他的。如果袁世凯愿意,现在他完全可以一脚把孙文踢开。

萨道义说完之后冲杨小林和袁世凯身后的人挥挥手,带着无限的伤感上了那辆汽车,司机按了两声喇叭。负责护送萨道义先生离开的北洋军队伍马上开始一路小跑。

汽车慢慢的行驶出袁世凯的视线,知道消失在街道拐弯的地方老袁才发出一声叹息:“走吧,明天我们还要送一下法国的鲍沃公使。另外。日本也和我们断交了,他们的公使阿部守太郎也将在一个星期之内离开北京,这东交民巷,以后没这么热闹了。”

杨小林跟在老袁身边没有说话,他忽然发现袁世凯的脚步好像有些蹒跚,这是他认识老袁以来,第一次发现袁世凯真的老了。

“昨天我和陈天华交换了一下意见,对于他说要把你们那种民主的模式搬到北京来,我很不赞同!东北是东北,北京是北京!”

杨小林忽然笑了:“袁公,我也不赞同。”

袁世凯当真有些意外,那眼睛马上就望向了杨小林,怀疑自己听到的是不是真的。东北的杨司令居然不赞成东北的模式?这让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杨小林却非常肯定的说道:“民主的模式有民主的好处。但是我记得我跟你说过,中国的中央政府必须是集权的!特别是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们强敌环伺,没有时间给我们玩什么民主,咱们要保证的是只要一个命令下达,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都能得到贯彻执行。”

老袁听出来这是杨小林的肺腑之言:“呵呵,有你杨司令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东北的情况我会全面考虑的,只是你能保证陈天华会答应么?要知道他是我目前的最理想的内阁总理的人选,我可不想让他离开。”

杨小林摇头:“他不会的。星台这个人分的清楚轻重。如果您真的担心,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办法,你投票决定,他一定遵守投票的结果,哪怕他自己并不喜欢。”

老袁哈哈大笑,其实杨小林不说他也准备这么做,这叫君子欺之以方。

杨司令对于自己卖了陈天华一点都没有负罪感。东北的民主不能带入关内,不是说中国的民智没有开化,而是他们没有时间。当英国人的封锁圈形成之后,很多老百姓和商人的生活会受到影响,他们可能会对新中国产生不满,这个时候你玩民主?找死。

还有一点,杨小林看着陈天华那模样真的有点愧疚,也许这兄弟自己愿意为了中国付出一切,可是作为他的朋友,杨司令真的想和陈天华一起走到最后胜利的时候。他真的该放松一下了,最少,该找个老婆了。(未完待续。。)

第四章 一衣带水

老袁的脚步忽然站定:“你那个国安三处,现在是不是也该对我公开一下了?”

杨小林看看他:“袁公,您想干什么?”

老袁的眼神中冒出一道凶光:“这一次有很多人背叛了北洋,他们现在都寻求于俄国人的庇护下,甚至有几个逃到英国。我不可能让他们活着,不管他们在哪里,我都必须把他们干掉!”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老袁,他很小人,容不得别人的背叛。那些背叛了袁世凯的人,只要老袁有能力,就算躲在天涯海角老袁也不会放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