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部分 (第1/4页)

不是每个士兵都装备,那些冲锋兵几次的战斗下来对这种古老的作战兵器确实非常欢迎。以前义勇军拼刺都是五个人一个小团体。刺刀配手枪,一旦落单了形势就很危险。

但是大刀配手枪就不一样了,一手拿一个,落单了手枪噼里啪啦能打上一阵,敌人一旦围过来大刀的转向灵活,攻击面也比刺刀要大的多,能抵挡更长的时间。

还没有编入作战序列的中国部队全部调往山东整训。杨小林没有想过把士兵们练成精锐,只是这是一个作战模式。

士兵们先在山东进行最基本的战术训练,然后拉到北京来和俄国人打上一场。经过历练之后再退回去,从山东再调新的部队来。那些从战场上退下去的士兵再整训一段时间,等他们再上战场的时候,就应该是合格的军人了。

在和老毛子进行战争的同时。让俄国人的炮火来淬炼中国的部队,这个办法虽然很残酷,但确是让部队快速成长起来的最佳途径。

还有一个原因,说出来杨司令自己都觉得自己有些太小人了。他现在是总司令。有全国的部队的指挥权,老袁虽然把段祺瑞和冯国璋放在军队里面看着北洋军,但是在不断的战斗和整合的过程中。杨司令可以轻松的做到让北洋军这三个字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等到对俄战争胜利,在政府部门里面陈天华他们的表现再出色一点,一个没有了北洋军的袁世凯,能不能继续坐那个总统的位置,要看杨司令的心情是不是很好了。

他真的比孙文计划的要详细的多,现在没动,只是杨司令不想在这个时候也袁世凯冲突。还是那句话,战争形势没有明确之前,杨司令支持老袁,无条件支持。

可能老袁不会坐以待毙,可能他也有什么手段等着对付自己。没关系,只要袁世凯和自己一样愿意等到可以斗的时候再斗,最少对中国是没有多少危害的。

直上松原要离开北京了。

这一次松原君来中国算是不辱使命吧,日本方面给他的底线根本不是他说的那几个条件,就像杨度分析的那样,中国就算把大连给日本人,小日本也是不敢要的。老袁就是点头说以后日本商人进入中国做生意可以享受特权,他们也不敢堂而皇之的签订条约。

谈了两天,双方最后达成了心照不宣的协议。日本方面将对运往中国的货船实行暗地里的宽松政策,那批已经被他们扣下的机器,将马上交给德国人运来中国。

同时,双方在国内的宣传上都尽量避免仇恨对方,对于来华的日本商人,中国方面不得实行打压,杨小林在东北对日本商人的特殊政策,马上解除。

双方都没有就目前的战争局势表示没态度,说起来比较奇怪,中国和日本之间从来没有宣战过,双方却打的热火朝天。现在也没有宣布停战,但是却隔着鸭绿江井水不犯河水。

松原君要走,作为兄弟,杨司令就算再忙也是要送他一程的。

杨司令没有带卫队,也没有穿军装,和一样一身长衫的松原君走在一起,真的就像是送别一个朋友一般。

“松原君,这次你回日本,不知道我们下次再见面又是什么时候。想想这时间过的真快,要是我没有算错的话,我们之间相识已经六七年吧?”

直上松原点点头:“七年了。小林君,你的那批货现在已经在路上了,我知道这对你十分重要,以后如果有什么能帮的上忙的地方,你尽管开口。”

杨小林呵呵一笑:“那是自然!那天你跟我说过之后我觉得有句话是完全正确的,咱们应该携手共进,把那些白人都赶出亚洲去。”

直上松原转头看着杨小林,笑笑也没有吱声。

杨小林却说的依然慷慨激昂:“松原君,你看看咱们是不是可以在某些地方,适当合作一下?”

直上松原问道:“小林君想在什么地方和我们合作?”

杨小林想想:“资源。我们中国有很多资源目前都没有开发,我们自己的技术又不过关,指望德国人总是靠不住的,松原君也知道,我从来不相信他们那些白人。”

直上松原愣了一下,得到中国的资源是日本人很想做的事情,而杨小林在这方面一直没有让步过,所以这一次小日本也没提。他现在忽然松口,直上松原并没有感觉到任何的惊喜,反常必有妖,特别是对于杨打鬼这个家伙。

杨小林却嘿嘿一笑:“松原君,这是我的真心话。我们中国面临什么样的战斗你也清楚。在这场战斗中我们必须有充足的钢铁,煤!但是我们技术比较落后,英国人一封锁也找不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