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部分 (第1/4页)

康格显然是怕孙文在死缠烂打下去,对所谓的条件成熟也给了一个明确的定义,那就是最起码北京要是安全的。换句话就是你们必须击退俄国人的这次进攻。老美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孙文已经不用再去做什么了,打赢了俄国,美国人就愿意和中国谈。

德国和奥匈帝国则表示他们理解中国采取的外交策略,德奥和中国的关系并没有因为这个表态受到影响,对于陈天华的发展策略,他们表示大力支持。

德国人说关于之前和中国已经达成的返还庚子年赔款的事情将如期进行,同时,德国方面还会提供一千万马克的借款,支援中国方面正义的战争。

说实话,人家德国也就指着利用中国拖着俄国人,压根没想过你能在欧洲给他们帮什么忙。所以中国和俄国人只要一天还打,和德奥的关系就会不受到任何问题的影响。

一千万马克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但是要知道俄国人的军事物资是法国人援助的,战场上俄国物资的消耗是中国的好几倍,也就是说,他们给中国一千万,法国人可能就要拿五千万出来给俄国人才能保证俄国人有能力继续进攻。

人家德国人会算账。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已经做出表示,为了对中国人正在进行的这一场战争给予行动上的支持,陈天华不是宣布零八年为共和元年么?零八年一月一日,年仅二十三岁的德国王子阿特尔贝特将代表威廉二世访问中国。

这是威廉二世上台以后第一次派特使访问亚洲国家,也是他第一次派皇子作为代表出访!德国人用这样一种方式在挑逗英国人的神经,想让英国更加的误会德国和中国的关系。假如大英国帝国现在派军队来中国作战,那才是威廉最想看到的局面。

可惜了,德国人精明英国人也不傻,英法两国没有就孙文先生的外交政策作出任何反应,对陈天华做出的发展策略更是不予评论,虽然威廉做了这个挑逗英国人的动作,但是大英帝国装作没看到。

孙文当然不会傻的去做解释,他对德国皇帝的决定表示欢迎。外交上的冰点还是没有被打破,但是新中国的这一声明确实让日子好过了一点,最起码看到了希望。

而孙文先生又开始了他的下一步外交计划,攻克了美国这个堡垒之后,他的眼睛盯在了荷兰,比利时这样的中立国家。

这样的国家在欧洲已经表示了自己的中立。而对于中国和俄国的事情,他们一方面没有像德国那样支持中国,另一方面却还和中国保持着大使级的外交关系。只是由于英国的封锁加上他们本身的能力有限,他们做什么和什么都不做好像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孙先生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自己的外交策略是绝对正确的,想迫使英国人放弃封锁中国,就必须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杨司令的战争要打好,陈总理的内政要发展好。而他要做的则是让中国有更多渠道可以接触西方。不要因为人家国家小,就不拿人家当欧洲绅士。

孙先生真的是个人才,他没有提出了比利时进行任何外交往来。只是和比利时大使说,中国现在百废待举,一些县城和乡镇都亟待建设。

他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游历欧洲去过比利时的小镇,希望中国的乡镇能建设的像比利时小镇一样风景秀美。所以。中国政府想派出一个考察团去比利时实地考察。

这个考察团也是不带有任何政治背景的。绝不以任何政治目的进行政治活动,只是去拍摄一些照片,走访一下建筑师,如果比利时政府愿意接待就接待,不愿意接待中国人可以食宿自理。只要求比利时方面在考察团考察的时候,予以方便就可以了。

对荷兰人孙文也是这样说的。孙文的这个伎俩可以说非常的简单,谁都可以断定,孙文一旦组团去他们那里考察。规模绝对是宏大的。这样一个考察团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踏入他们的国土,那都是一种政治宣传!中国人就算不说什么比利时的报纸也会报道的。

荷兰人和比利时人就没有美国那么多的顾虑。人家是小国,小国就是有这点好处,他不怕英国人误会。因为英国人不可能担心比利时会给他们添什么麻烦。

至于说中国在扩大影响,比利时人更是能找到充足的理由,现在双方又没有断交,就算是断交了,中国人组团来我们这里观光,人家路费自理,我们不能说不让人家来吧?

更何况美国人的态度开始开始松动之后,他们这些小国好像犯不着和硬得罪中国,没什么好处。

荷兰人还只是很模糊的答应了下来,而比利时人由于考虑德国方面的态度,向孙文做出承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