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部分 (第1/4页)

郝福曼带着非常满意的心情离开了这里,蔡锷等这些德国人走远之后说道:“司令,您这样做是不是有欠妥当?现在国际上形势复杂,让俄国人完全知道了咱们的底细,恐怕日后会有大麻烦。”

杨小林看看他,在这一点上杨司令和他们真的不一样,他从来不怕别人知道他的底细。更不怕别人模仿他。从义勇军扛起大旗的时候他就没有隐瞒过自己的军事力量,日本人和俄国人从一开始的不屑,到后来害怕。再到模仿,却始终不是义勇军的对手。

因为他们模仿的是中国的今天,而自己的步子迈向的是明天,只有裹足不前的人才害怕被人模仿。被人超越!把这一千多个德国人打到基层去。他们能了解中国的部队,自己也能最大面积的通过他们学习德国部队!

让他们自成一军就等于光让他们看自己,自己却无法了解他们。

“把他们下放到基层部队的时候注意一点,要选择那些聪明一点的指挥员和他们合作,有些战斗可以让他们来指挥,告诉那些指挥员,让他们也学习一下德国人的作战技巧,不要一味的指挥人家。教人家。人家的部队能称雄欧洲,不是吹出来的。”

蔡锷明白了:“是。”

杨小林正准备转身回去的时候。忽然看见刚才德国的那些士兵站立的地方有一张遗落的报纸。德国人的军纪非常严格,一般很少在训练的时候遗留物品,但是这张报纸看上去有些破损了,想来是被人故意扔掉的。

之所以他会注意到,是因为杨小林一看就知道这报纸不是在中国发行的,心中一时好奇就拿起来看了几眼。

这是英国人在中东和非洲殖民地发行的报纸,日期是半个月之前的。上面有一则消息当真吸引了杨小林的眼球,英国人说那些被围堵在阿特拉斯山脉里面的残余非洲抵抗力量再上个月突袭了一个法国人的哨所,杀死法国士兵十五人,并且还屠杀了生活在那里的一百多个白人。

报纸上刊登了被屠杀的白人的惨状,法国人说那些人连妇孺老幼都没有放过,死者中最小的年仅五岁,对于这样的行为他们给那帮黑人冠上了一个杨司令非常熟悉的名称——禽兽。

下面是各个国家绅士们的表态,德国人在这个问题上都和法国站在一起,他们表示一定要干掉这些家伙,让他们血债血偿。

法国,意大利,组成了一支三千人的联合部队,要进入阿特拉斯山围剿。按照报纸上说的日期,想来现在战斗已经开始了。

杨小林站在这里把报纸看了好几遍,他的脸上浮现出微微的笑容,他敢确定,尼雷尔一定是找到他的兄弟,他们现在可能正在并肩作战。

老尼杀人的目的杨司令十分清楚,这就像他当初一样,杀人不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凶狠,只是在往外面传达一个信息,一个战斗的信息。老尼用这种方式在告诉所有对白人不满的黑人,他在战斗。他告诉所有想把白人赶出非洲的黑人,阿特拉斯山在召唤他们。

就像自己当初面临的情况一下,只要尼雷尔能坚持住,顶住绅士们对他的围剿,会有很多人去投奔他的,会有那些黑人想办法给他支援的。

杨司令确定自己没有看错任何一个单词的意思之后,把那份报纸折叠起来,掏出火柴来点燃,用那火焰对着一支香烟,猛吸了一口然后吐出烟雾。没有人比杨小林更清楚这种作战方法的残酷和危险,他真的是好几次差点被人干掉。

这个时候他帮不了尼雷尔什么,扔掉手中燃尽的报纸,杨小林轻声说了一句:“兄弟,祝你好运。”(未完待续。。)

第四十九章 君子坦荡

非洲和亚洲的局势真的不一样,中国毕竟还没有完全沦为国外的殖民地,而且在他起步的时候占了日俄战争这个大便宜,满清退出东北,日俄无暇搭理他。

可是非洲不一样,绅士们在那里已经经营了几百年了,他们的统治根深蒂固,各个国家都已经划分好了势力范围。虽然现在德国人试图重新打破这个格局,但在镇压黑人的反抗上面他们的步调是完全一致的。

尼雷尔面对的局面将比自己当初在轱辘山还要艰难。

杨小林现在真的没有能力去帮助他,就算有,他也不会去做。还是那句话,永远也不会有人愿意去帮助一个不值得帮助的人,关系再好的朋友也是这样,你身处困境的时候我可以拉你一把,假如老尼自己不能坚持下来的话,谁也帮不了他。

德国人愿意这样帮助中国就是因为中国人自己先团结起来了,给了德国一种中国可以站起来并且有一定利用价值的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