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部分 (第1/4页)

老袁在旁边也笑了:“呵呵,尼雷尔在我们北京呆了不少日子,我就知道你肯定挂念他那里的情况,所以让震春特意留心了一下。”

这话说的忽然让杨司令有些种负罪的感觉,老袁如此的地道自己居然还想着暗算他,说来多少有些不够江湖。

还好雷振春这个时候开口说话,打断了杨司令的尴尬:“司令。总统。我也有件事情想你们商议一下,咱们中国的情报部门实在不行!收集俄国人的作战情况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张勋做工作,还没有感觉到什么,但是这次袁公让我收集一下非洲的战斗情况。当真很是吃力。我们的情报人员无法和世界其他国家接轨。”

袁世凯看看他:“哦?这话什么意思?是我们的人素质不行么?”

雷振春摇头:“不是!这样说吧。情报工作其实有的时候需要的是一道桥梁。有些事情必须要女人来做才合适,可是我们缺少那样的女人。”

他这么一说杨小林和袁世凯顿时就都明白了。有些事情确实女人出面合适,但是中国的妇女接受了几千年的思想教育。你说让她们去和外国男人跳舞,搂搂抱抱的,她们接受不了。更别说职业间谍要有进一步的付出了。

就算她们肯,间谍还要精通许多国家的语言,想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里讲究一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中国妇女中挑选出这样人太难了。就算有,那裹着的小脚也着实让她们无法胜任这个危险的工作。

老袁也没有什么办法,表情很是无奈。杨小林这个时候却的对雷振春说道:“震春,你先把重点都放在俄国的事情上面。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把仗打好,以后的事情,到了以后再说。”

雷振春看了袁世凯一眼,发现老袁没有反应之后应道:“是。”

杨小林和袁世凯对战争的态度真的不一样的,

老袁虽然支持战争,可是他认为战争只是经济,外交和政治的延续,只有当政治和外交的手段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才可以动用战争。袁世凯的观念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儒家统治者的思维,认为轻言战事是一个国家非常忌讳的事情。

当初在俄国人对他步步紧逼的时候袁世凯是步步后退,直到最后实在无路可退了,曹锟告诉他必须让整个世界都知道北洋是一支军队的时候他才拿起了枪来。

杨小林却不一样,从轱辘山一路杀到现在,他虽然不认为战争是万能的,但是他认为没有战争是万万不能的。如果你没有了和别人打仗的能力跟勇气的话,别人不会和你玩什么外交和政治。

包括情报上面也是这样,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对俄国人的战争取得了优势,张勋根本不可能倒戈。

也正是因为杨小林一门心思放在打仗上面,袁世凯才有胆量去想着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老袁知道自己这个女婿很狡猾,不让他去打仗,万一他把心思用在自己身上,估摸着现在这个形势恐怕对自己并非好事。

“这一次出征,你打算把哪支部队留下来?”

“吴兆麟的第三方面军。”

袁世凯听后点点头,还不错,事情都在自己的预料之中。

老袁真的希望杨小林能用快刀斩乱麻的的手腕打赢和俄国人之间的战争,因为战争也同样可以为他的形象加分。但是英国人现在就不一样了,大英帝国已经感觉到因为中国事情的失控,对整个亚洲的局势都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他们在亚洲的影响力好像正在衰退。

在中国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好的时候,日本和荷兰的之间的冲突也接近了白热化。就是在中国的阅兵式的那一天,日本政府向荷印政府提出交涉条件,要求荷兰当局马上停止对在印尼的日本企业的打压行动,并且就此作出道歉,承诺放宽对日本企业的经营权利和对日企员工的入境限制,允许日本企业进入橡胶、铁矾土和锡产十三种重要战略资源的领域。

这条件荷兰要是答应了。就等于战争不用打他们就认输了。人家虽然没落了,可是好歹也当过老大的,被一个二流的小混混给欺负本来就颜面无光,自然不是作出让步。

日本人被拒绝。

十月二十一日,二十六日。日本天皇两次参加御前会议,讨论现在日本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保护他们在印尼的公民生命安全,并且维护他们的商业利益。

这已经是比撤侨更明显的战争信号,大英帝国真的有些恼火。一旦东南亚爆发战事,在马来西亚的英国舰队还有能力控制局势么?他们和日本结盟是为了让自己在亚洲找到一个可靠的小弟,增加英国处理亚洲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