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部分 (第1/4页)

亡最大,已经没有了作战能力。”

王金汉听后心底顿时一阵恶寒,这个伤亡数字显然是他无法接受的。俄国人这一次用义勇军擅长的白刃战的方式迎战自己,老毛子的顽强超乎了他的预料,也就是最后俄国人跑了,假如是他们的援军先来一步的话,自己很有可能就要和冯玉祥一样不得不撤退。

一个阵地都打成这样,如果每一个阵地上的俄国人都是如此的顽强,那么想突破老毛子的防线,自己的部队就是打光了都不够。不过他还是必须要继续打下去,因为张作霖给他的任务就是突破,不惜一切的代价的突破。

战争就是这样,并不是所有的优势都可以靠着布局来完成的,有的胜利就是需要一点点的用鲜血来换取。特别是在双方僵持的时候,战斗会打的很血腥,这个时候谁能在这片血腥中稳稳的站住,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从目前来看中国真的没有多少机会将那一点点的优势扩大为整场战役的胜利。阿克伯利尔还在库伦坚持,而张作霖的突破非常艰难,俄国人还能感受到战争的希望,所以他们还能坚持的住。

可是那些蒙古部队真的就不一样了。

王金汉对俄国人发起攻击的时候,张德武也按照杨小林的命令,对就驻扎在库伦城外的哲布尊丹巴的部队发起了打击。

战斗的结果非常出人意料。因为要防御俄国部队,所以这一次二杆子的装甲部队和吴佩孚的骑兵部队没有介入战斗,参加攻击的都是张勋的那些起义士兵。

这些人的军事素质和那些蒙古伪军几乎没有多少差距,几天前还没有。在数量上面他们也并不占据优势,可是当张勋对哲布尊丹巴发动攻击的时候,蒙古伪军是一触即溃!

枪声一响张勋几乎就没有遭遇到什么抵抗,三万多人的大营估计只打了一万多发子弹出来,那些蒙古伪军在看到张勋的部队之后象征性的打了几枪,然后能跑的就跑,跑不掉的跪地投降,尽管哲不尊丹巴想要努力的和张勋来打一场,但是他却无法找到这个机会。

三万人,跑掉一万八千多人,被干掉的只有一千多,剩下的全部投降了。有的是被动的投降,有的却是主动的。

一个和张勋比较熟悉的伪军将领是这样说道:“张将军,谁想和你们打仗啊?俄国人是什么东西你们知道我们也知道,我早就和哲布尊丹巴说了赶紧跟您走一条路,他就是不听!我们真不愿意跟你们打仗!”

这个人的说法和许多被抓住的伪军说法相似,他们当兵本来就是为了一口饭吃,现在俄国部队还在坚持是因为老毛子还有一份逃走的希望,可是他们这些人有什么道理陪着俄国人坚持?是指望俄国人会把他们带去俄国么?就算老毛子答应带他们走,他们也不愿意离开这片草原的。

一万多士兵直接有四千多人被编入了第五方面军,剩下的几千人请张勋放他们离开,说是以后回家放马去,不想再上战场了。对于这些人张德武请示了一下杨小林,杨小林非常大度,放!(未完待续。。)

第九十章 缘份是什么

杨小林在对待伪军的问题上和当初对待大清朝部队的士兵并无二样,都是中国人,虽然他们没有骨气,只要没干什么坏事,在最后关头他肯放下枪,杨司令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最少给他们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两个胜利的消息几乎是同时传来,杨小林很是开心。王金汉那里面对的困难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在俄国部队还对战争抱有希望的情况下,他们的抵抗必然顽强,自己的部署没有到位就没有办法给对方造成致命的威胁,只能通过小胜利的不断最少能让局势越来越有利。

“松坡,哲不尊丹巴有什么反应没有?”

蔡锷摇头说道:“没有,他带着部队又往西北方向撤了三十里,也没有和我们的人接触。”

杨小林冷哼了一声:“我敢和你打赌,他马上就会有所动作!要是他带部队重新打回来,就是要和我们谈条件了。”

蔡锷笑了。杨小林这一棍子打过去,哲不尊丹巴什么立场马上就能看出来了。如果他不回来,会带着部队继续往西北跑,那肯定是做着划地为王的美梦了。或者干脆去找俄国人,那事情就是没得商量了。

但是他如果回来,不管他带多少人,也不管他表现的多凶狠,都意味着他可能已经决定接受中国方面的条件了。

“司令,那他如果提条件,您怎么答复?”

杨小林根本没有思考:“答应他!全部答应他。只要他不提出要当总统,老子满足他一切需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