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部分 (第1/4页)

桓鱿爻牵�踔链竺疟蝗送可戏啾恪�

地方政府对这一类事情进行了严肃的处理,抓起来准备判刑的都有。但是中央却很快下发的指示,对这些人要从宽,教育教育就算了。要理解人家的心情,就算你这个政策让商家和老百姓都满意,可你真的砸了人家的饭碗么。

任何政策都是这样,你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只能说尽量去完善。对于那些被政策损害了利益的人,也不是说你把人抓起来矛盾就没有了的。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弥补一下这些人的损失,或者说给他们找到其他的出路才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

盛怀宣的意见是等一等,等路修好了,运费能稍微低一点的时候,对那些在政府进行了注册的小商贩可以让他们到百货公司来进货,价钱可以再给他们优惠一点。

其实杨小林真的希望有一个大型的连锁企业能取代百货商店,或者说能有更多的这样模式的零售行业兴起,打破目前国有商店垄断的模式,虽然现阶段这个百货公司得到了商家和老百姓的一致认可,可是垄断的模式真的不适合长久的发展。

总体上来说他们的政策推行的还是不错的,不算很完美,可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顺利,工商业的发展也有了起飞的架势,老百姓发现自己忽然间就忙起来了,好像就是从杨小林的班子组建开始,他们整天不是为生活发愁,而是为工作在发愁。每天早上起来眼睛一睁,想到的第一件事情不再是今天吃什么,而是手里那么多的活计,在晚上能不能做完?

中国这辆列车终于沿着杨小林设计的轨道开始前进了。

老百姓们都变的忙碌了起来,杨小林也很忙。整个中国的节奏在不知不觉中放快了,谁都没有注意到路边的树叶慢慢的变黄,先是一片两片的零零飘落,接着是如雪花般的飞舞,直到那树干被风吹的光秃秃的,好多人才发现原来秋天来了。

对于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来说,这个秋天真的是让人烦恼的。

和中国战争的失败让俄国在远东的军事力量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同时也让沙皇的权威在国内遭到了质疑。如果不是后来勃鲁希诺夫将军在对土耳其的战斗中打了一场漂亮的战斗,摇摇欲坠的政权要刮起什么样的风暴真的没有人能说的清楚。

对土耳其战斗的胜利真的只是稍稍的缓解了一下尼古拉二世面临的压力而已,从战争期间他给勃鲁希诺夫将军的士兵和武器就看的出来。曾经威风八方的欧洲宪兵。现在已经是老态龙钟了。

英法显然对俄国人面临的困境十分清楚,在调解俄土战争的时候,英法的态度明显的偏向于俄国,让俄国从土耳其手里得到了二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时给了俄国人大量的物资支援。他们希望尼古拉二世能挺住。只要这头北极熊还能活着。德国人的后方就不会安稳,巴尔干地区的几个国家就不会全部都投入同盟国的怀抱。

尼古拉二世显然也知道英法如此帮助俄国为的是什么,所以即便现在国内的形势已经一片糟糕。俄国还是大规模的开始征兵,并且把军事力量尽可能的调往俄国和奥匈帝国的边境地区。

共和元年八月十日,还是两个月前的时候,从中国俘虏营里面逃出来的施特塞尔那三千多人的部队进入了俄国西伯利亚地区,他们向俄国政府寻求庇护。

老毛子一开始真的打算保护这些人的,尼古拉二世给西伯利亚地区的行政长官发的第一道命令是妥善的安置这些人。可是接着中国方面向俄国提出了严正的抗议。

中国方面说这些人从俘虏营里面逃出来的那一刻就注定无法再享受战俘的待遇,他们失去了战斗人员的身份,如果俄国方面对这些人提供庇护,中国将视为这是一种挑衅行为。

中国外交部长杨度明确的表示,希望中俄双方都能遵守刚刚签订的和平协议,不支持对方的敌对势力。俄国若是擅自破坏条约,那么中国将认为俄国人撕毁了协议。

英法在这个时候真不希望老毛子和中国再打起来,他们想让中国慢慢的靠近他们,利用中国牵制日本。更希望尼古拉二世能够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欧洲。

法国政府马上做出声明,对中国方面的态度表示支持,同时希望俄国人不要做出不理智的行为,若是中俄因为这件事情再度爆发冲突,一切后果由俄国自己负责,法国将严守中立。

在英法的压力下尼古拉二世最终做出了决定,他宣布俄国方面不会给予施特塞尔那些人任何帮助,要求西伯利亚方面将这些人“礼送出境”。同时尼古拉二世还说,希望这些人能回去向中国方面投案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