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部分 (第1/4页)

蒋百里忙的团团乱转,九点四十的时候他把一份汇总的情况拿到杨小林的面前:“司令,随炳来电,我军到目前为止在朝鲜的进展相当的顺利,三路攻击部队都已经稳稳的站住了脚跟,第十装甲师甚至已经往前推进了三十公里,正面的敌人全部被击溃。”

杨小林没有丝毫的兴奋,朝鲜本来就是中国嘴边的肉,仗打的顺利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关键是打完了以后的事儿能不能办好。他目前最关心的是海面上的情况。

“泰山有消息么?”

蒋百里摇头:“半个小时前刘冠雄发过一次电报,我们目前遇到的都是日本人的一些侦察船。没有日本舰队主力出现的迹象。”

杨小林的喉咙里面发出一声沉闷的喘息,这声音让蒋百里知道杨司令现在的心情很压抑。确实,打仗就是这样,等待总是让人感觉备受煎熬的。特别是这场海战,日本人肯定会来,但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中国目前一点都不知道。

日本人这一次好像察觉到了什么,我们的无线电侦测手段也没有捕捉到特别有用的信息。

杨小林很想发个电报去指挥一下,哪怕是叮嘱刘冠雄一声小心也能让他舒服一点,但是他最终却按下了这个冲动。将烟头扔在地上踩灭之后什么也没有说。

杨度忽然从外面推门进来:“司令!日本方面刚刚发出通电,对我们攻击朝鲜的行为予以了强烈的谴责。”

杨度说这话的时候是满面的笑容,他和杨司令一样,对于别人的谴责一向不以为意的。抓起桌子上的水杯他也不管是谁的水,咕嘟灌了一口下去:“刚刚被那些记者追了两条街!我们这一打朝鲜,全世界都坐不住了,给,这是各国公使给我们发来的外交公函。”

杨度递来厚厚的一沓文件,杨小林拿过来一一看过。最上面一张是德国人的。德国方面对中国破坏亚洲局势稳定的做法表示强烈的不安。 这好像还是德国第一次在亚洲战争的问题上站在中国的对面。

杨小林的嘴角扬起:“皙子,你最近多找找德国人,尽量别把关系闹的太僵硬,咱们和他们之间没什么大矛盾。就算做不了朋友也犯不着处处敌对。”

杨度点头:“我知道,其实很多德国人对政府采取和中国对立的态度也十分的不满,只不过现在威廉二世憋着一口气,被你气的。”

杨小林也没有再说什么。生气是他的事情,自己只是不想多一个敌人,若是德国人真放不下。中国也不在乎。

下面就是大英帝国,法国,奥匈帝国这些国家的表态了,他们观念基本一样,绅士们冠冕堂皇的那一套而已,希望中国停止战争,接受调停。嘴上说说也没什么实际行动,更没有拿出一个调停的意见出来。

美国人倒是拿出了调停意见,他们呼吁中国不要采取武力手段,呼吁中国和日本坐下来谈谈,至于怎么谈美国人也说的清楚,他们的意见是朝鲜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中日以前的遗留问题,应该一起谈了。这与其说是调停,不如说是提醒中国还有台湾没打呢。

另外还有两个国家明确表示支持中国,就是荷兰和俄国,全世界只有这两个国家支持我们。理由不用多说,当然,他们也仅仅就是嘴上的支持。

剩下就是那些小国家的态度了,如比利时,如卢森堡,他们的表态都非常含蓄,让杨小林感觉到意外的是暹罗国王居然也给中国发来了外交电文,他说同为亚洲国家,希望中国和日本都能够保持克制。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到目前为止新中国和暹罗还没有任何的外交关系,我们刚刚成立的时候英法封锁我们,暹罗就没承认我们的政权,等到打破了英法的僵局,马上就是和日本关系走向紧张,暹罗在亚洲问题上追随日本,也就没有承认我们。

这份外交公函与其说是暹罗再劝架,不如说他们再试探中国的态度,想通过这种方式和中国建立一个对话渠道。

杨小林把这份公函给了杨度:“皙子,你去回应一下。”

杨度接过一看,马上明白了杨司令说的回应是什么意思:“先给他们回个电,至于以后的事情等仗打完的吧。暹罗这样的国家喜欢看风向,咱们不把日本人彻底打垮,有的事情不好谈。”

杨小林点点头:“嗯。萨道义除了说反对我们动武之外,还有什么说的没有?”

杨司令最在意的,就是英国人的态度。(未完待续。。)

第一二一章 围猎

我们出兵朝鲜绅士们顶多就是嘴上说几句而已,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一起,朝鲜必然遭受战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