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页)

第二日,黛玉催紫鹃去问,紫鹃就托了墨雨打听。自然不说是自己说的,只说林姑娘听说了,到底这贾雨村教过姑娘,姑娘心里不安的。这墨雨也听说了这贾雨村的事,说:“你们姑娘也太心善了。这事是那贾雨村做的,和你们有什相干?就是那石呆子死了,变成鬼也找那贾雨村去。”

“这事没听说也罢了,听说了,总是可怜那人的。”紫鹃就说。

墨雨冷笑:“这事多了去,哪里可怜的过来?”

紫鹃只说:“别的不是不知道么?你好歹打听一下,就是打听不到编个话也好,安了我们姑娘的心就行。对了,可别人知道是我们姑娘打听的啊。”

“这个我懂,紫鹃姐你放心好了。”墨雨也不是不靠谱的人,否则紫鹃也不敢找他。

这日,黛玉方梳洗完了,香菱就笑吟吟的来了,原来是送了书回来,又要换杜律。黛'。qisuu。奇书网'玉就和她讲起诗来,一时宝玉和探春也来了,也都入坐听她们讲诗。4因探春玩笑:“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

香菱不好意思的笑着说:“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

探春黛玉都笑:“谁不是顽?难道我们是认真作诗呢!若说我们认真成了诗,出了这园子,把人的牙还笑倒了呢。”

贾宝玉听了赶紧说:“这也算自暴自弃了。前日我在外头和相公们商议画儿,他们听见咱们起诗社,求我把稿子给他们瞧瞧。我就写了几首给他们看看,谁不真心叹服。他们都抄了刻去了。”

把探春黛玉吓了一跳,忙问:“这是真话么?”

贾宝玉还以为她们还枉自菲薄呢,就笑着说:“说慌的是那架上的鹦哥。”

谁知道黛玉探春听说不但不高兴,反而生气起来:“你真真胡闹!且别说那不成诗,便是成诗,我们的笔墨也不该传到外头去。”

宝玉不以为然:“这怕什么!古来闺阁中的笔墨不要传出去,如今也没有人知道了。”黛玉探春还要说,偏惜春打发了入画来请宝玉,宝玉就高高兴兴的告辞去了。

见宝玉走了,香菱又逼着黛玉换出杜律来,又央黛玉探春二人:“出个题目;让我诌去,诌了来,替我改正。”黛玉探春就不追究宝玉把她们的笔墨传出去的事了。

紫鹃在一边观察,心里思量:看来黛玉和探春也不是非要守刻板的规矩的,也有些想要扬名的心思。这倒是好事,虽然这个时代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是才女自古以来还是是被人仰慕的对象。

如果从正常大家闺秀的角度,其实闺中笔墨不外传,不要这才名才好。中规中矩的由家人挑选一个门当户对的良人,诗词什么的不过是个情趣。

但是现在的黛玉是非正常状况,不会有人为她挑选合适的夫婿,甚至没人知道有林黛玉这么个姑娘待字闺中,有些知名度就有可能是条出路。紫鹃实在找不到其他合适的方法来宣传黛玉。

而没有人知道,就没有人上门提亲。贾府的姑娘们,比如迎春也到适婚的年纪了,可是到现在还无人问津,就是例子。

这里香菱学诗学的如痴如狂,居然真的做了出来,颇有几分有志者事竟成的架势。虽然不知道她是真的喜欢作诗,还是喜欢做诗人。

不过如何她不是被拐子拐卖,也是个小姐,日常生活,也可以坐在家里作诗填词的。哪里沦落到十几岁做了薛蟠这样不学无术的败家子的妾才认得字,学诗学的痴狂,被贾家的小姐奶奶们笑话。命运还真的残酷,甚至完全没有给香菱挣扎的机会。

不几日,墨雨回话了,说那石呆子被没收了家产就被放出大牢了,但是身体也毁了,人也疯疯癫癫的,不过运气还没衰到底,有个什么亲戚把他接了去,还有个安身养伤的地方。

紫鹃回了黛玉,并且否决了黛玉想要给石呆子送些钱的想法:“现在已经这样了,这石老爷也不是流落街头的,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最好不要节外生枝了。一来反而刺激他,再者,怎么说呢,现在送他银钱,也许引起什么麻烦,对石老爷更不好。不如先就这么过去,以后要帮他也行,总要过了这段日子才是。”

黛玉对这些完全不懂,不过心生同情,再者有因为贾雨村产生的歉疚,所以才有这打算。听了紫鹃的话,也认为有道理,就点头不再坚持。

57、井底蛙

这天贾府的姑娘奶奶们正看香菱的诗,几个小丫头并老婆子忙忙的走来,都笑着说:“来了好些姑娘奶奶们,我们都不认得,奶奶姑娘们快认亲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