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 (第1/4页)

另外,在孔庙之中,见到孔子塑像的时候,聂云竟然发觉到,这孔子塑像之中,竟然蕴含着红色的,接近紫色的灵气

要知道,孔子的塑像,绝对算不上什么文物,当年十年动荡,批林批孔,孔子老爷子可是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塑像早就砸毁了。这个塑像,还是孔子老爷子平反之后,才重新塑造出来的,满打满算也就是几十年的历史。

即便如此,其中蕴含的灵气,也接近紫色,几乎达到最高层次了

“圣人之名,果然名不虚传……”

看着孔子塑像,聂云心中暗道。

聂云的左眼金玉瞳,观看的是精神层面的灵气,一般人类文明的产物,蕴含金玉瞳灵气最多。

而孔子,恰恰在人类文明历史之上,占据了极高的位置。中国圣贤之中,像是老子,崇尚道,崇尚自然;庄子崇尚自由自在的逍遥;韩非子崇尚严苛的法理制度……只有孔子,崇尚的是仁,崇尚一种人与人之间的lun理关系……

君臣、父子,这一些人与人之间的lun理关系,都被孔子梳理了开来,制定出了礼仪。同时孔子告诉了后人,作为一个人,应该如何如何做。

天道,是弱肉强食;而孔子则是制定出了人道,人道的一个核心,就是“仁”,正是这个仁字,把人类和禽兽区别了开来。中国历代几千年,儿童启蒙读物就是孔子的《论语》,这就是传授给人做人的道理。

这样的一位圣人,可谓是站在人类精神文明顶端的存在了。

聂云估计,恐怕也只有造文字的仓颉、尝百草的神农,这一些上古圣贤,在人类精神文明层面上,才能与孔子相提并论。

孔子塑像之中,灵气深红色,近乎紫色,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从孔庙出来,聂云和田甄才进入到了此行最重要的一个地方,孔林

孔林乃是孔子以及其后人的墓群,最早孔子死掉的时候,只有一个墓,连一个坟都没有。也就是说,孔子是直接埋在地里的,埋葬孔子的地方,没有小土包的坟。这样的待遇,说实话,基本和禽兽差不多了……

聂云老家那边,虽然早就开始火葬了,但是火葬之后,还是会把死者的骨灰盒放到一个棺材里,埋在地里,然后堆起一个坟包。丧葬仪式上,还是和土葬一样,这算是一种火葬和土葬结合的丧葬方式吧

也只有小猫小狗死掉了,主人直接埋了,不留坟包。

从这层面上,孔子真和小猫小狗一个级别了,好在孔子死后,随着孔子思想普及,孔子的地位逐渐提升,坟包也被后人堆起来了,守墓人越来越多,孔子墓旁边的树木栽植的也越来越多,渐渐的经过两千年,形成了现在的孔林。

孔林,神道。

苍桧翠柏,夹道侍立。这长达一千米的神道两旁的树木,基本上都是宋元时期栽植的,哪怕是不是处在孔林之中,这些几百年历史的树木也能积聚层次比较高的灵气了,在这神道之上一路走来,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一股股浅青色的灵气融入到聂云的右眼之中。

“既然到了孔林,就去孔子墓那边拜祭一下吧。孔子的墓要拜,孔子后人之中,一些比较有名的人的墓,也要拜祭一下”一边走着,聂云一边和田甄说道。

田甄眼睛眨了眨。

“孔子老人家去世两千多年了,现在应该传到第好几百代了吧?要是这些后人都要过去拜祭一下的话,要花掉好长时间吧?”田甄问道。

“嗯,的确是传了很多代了,貌似现在,是**十代吧,不过要拜祭的话,选取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就行了,不需要每一代都拜祭。”聂云说道。

两千多年历史,二十年一代的话,基本上现在是百代左右。

这其中,孔子,孔子儿子孔鲤、孙子孔伋都是有代表性的,另外,孔家的人物之中,聂云只知道一个三国时期的孔融,就是那个让梨的孔融,同时也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那一个,算起来,这孔融也是汉末军阀之一,北海太守,手下太史慈、武安国,都是猛将……

这就扯远了……

“聂云,我们找最大的几个墓拜祭吧,反正估计,除了孔子的墓之外,最大的几个墓应该就是比较有名的了。”

田甄听到聂云说要选取几个墓拜祭,立刻建议道。

“最大的墓么?”聂云嘴角浮现出了一丝苦笑。

“最大的墓,未必就是最出名的墓,这孔林之中,除了孔子墓之外,最大的那个墓,可就不是属于孔家先贤的……”聂云一边摇头,一边缓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