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没办法,人算不如天算,学院的事情只能靠后一点了。〃石越暗暗叹了口气。迟早是要入仕的,难不成在白水潭讲学就可以改变这个世界的转轮吗?没有一定的权力,或者说不能有效影响到权力决策层,靠一点一滴的积累,不知道要花上几百年的时间,自己并没有这种耐心。

〃楚姑娘,给我唱离骚吧。我要听那一句:亦予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石越停止了计算,对楚云儿笑道。

楚云儿听到石越和自己说话,本来也颇为高兴,可突然听到这两句不太吉利的话,脸不知怎的,吓得煞白,好一会儿才轻声说道:〃石公子,这离骚太不吉利了,换一曲柳三变的《定风波》吧?〃

〃也罢,也罢。〃石越无可无不可地笑道,〃本想来点悲壮慷慨的给自己壮壮行……〃

〃壮行?石公子要远行吗?〃楚云儿不解地问道。

石越爽声笑道:〃不错,正是要远行。这一步踏出,便再无回头之路,亦不知何处是个尽头……〃却听楚云儿早已漫声唱开:〃……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悔当初,不把雕鞍锁……〃石越亦跟着轻声哼道,心里却暗暗问道:〃我能把雕鞍锁吗?我能把雕鞍锁吗?那长安道上,可再没有回头客……〃

人也跟着醉了。

①:出自《中庸》第十章《子路问强》。《射雕英雄传》引文有误,黄药师不学无术之故。

②:均输法,北宋初年,在东南江、浙、荆、淮六路置发运使,总管采购物资运往开封事宜。王安石变法,责成发运使必须周知六路物价与汴京需要,按〃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节省价款和转运劳费。因用人不当,执行时颇有弊端,甚受朝野攻击。

③:青苗法,亦称常平给敛法、常平敛散法。宋朝初期,在各地设有常平、惠民等仓库,调剂人民粮食歉收时的食粮不足。1068年,各地仓库积存钱谷1500余石贯石。王安石执政后,于熙宁二年(1069年)实行青苗法,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从常平仓中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借户贫富搭配,10人为保,互相检查。贷款数额依各户资产分五等,一等户每次可借15贯,末等户1贯。当年借款随春秋两税归还,每期取息2分,实际有重达三四分的。初期在河北、京东、淮南三路实行,后其他诸路也推行开来。其弊病非止一端,小说后有详叙。

虹桥书吧。

第43节:第三章 集英殿风波(1)

④:制置三司条例司,王安石用来架空中书门下的一个机构。当时王安石还只是参知政事,副宰相,在中书不能做主,遂创此机构,由枢密院与中书各派一人,负责新法事务。这个机构在熙宁三年五月就废除了。

⑤:助役法,王安石新法〃募役法〃之组成部分,吕惠卿所倡导。要求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品官之家,以及女户、僧道户、未成丁户等贫困免役之家,也要依照户等交纳役钱,称为〃助役钱〃。此法不仅触犯了特权阶层的利益,也给贫穷人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⑥:崇政殿说书,给皇帝讲课的官员

⑦:省试合格奏名举人为正奏名。这一年宋朝进士科295人,明经、诸科共534人,为正奏名;另有特奏名474人。

⑧:茂材制科,即〃天圣九科〃中的〃茂材异等〃科,富弼即是此科及第。两宋制举一共御试22次,入等者不过40人,选拔了不少著名人才。

⑨:石越来历不明,无法参加科举考试

⑩:即阿拉伯数字,当时阿拉伯地区中国称为〃大食〃。实则阿拉伯数字是由印度人发明,石越亦是以讹传讹。

⑾:给皇帝讲儒家经典的官职,称为〃经筵官〃

⑿:朝臣到地方上任,称为〃出外〃。司马光于十月十九日面辞崇政殿,十一月十四日到任长安。

⒀:君实,司马光的表字

第三章 集英殿风波

选拔大臣是君主的一桩大事。

……马基雅维里

迩英殿,顾名思义……〃迩者,近也;英者,人中之杰也〃,这里历代都是大宋的皇帝们和儒生们讲道学习之所,许多重要的决策,也在这里做出。

九月深秋,天气渐渐转冷,一心想着要励精图治的赵顼,此时正在这里会见群臣,并一起听曾布讲学。年轻的皇帝身体似乎不是太好,脸面略显苍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