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 (第1/4页)

VCD机的另外一个关键元件就是光盘读取与驱动系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机芯。VCD机的光盘读取与驱动系统同样也是万燕公司在众多技术标准上整合出来地新技术,但可惜,因为没有申请专利,这一整套系统和技术也无可避免的公开了,飞利浦公司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机会,也借此在日后成为了影碟机机芯最主要的供应商。

整个共和国的影碟机市场看似繁荣,实则所有核心部件的制造商都是索尼、斯高柏、飞利浦等这些企业,国内的影碟机制造商本质上只是在这些企业出售的整体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完成最低级的组装。用大量的廉价人力资源赚取着相对微薄的利润,说他们是国外影碟机核心部件的奶牛毫不过分。这才是国内影碟机市场专利之痛地完整版。

算一下时间,现在已经是1994年,VCD的技术已经不再是万燕独有的了吧?想起后世看过的那些网络小说中主角穿越之后代替万燕独享整个影碟机技术专利的事情,林铮心里很想笑:对历史的不了解啊。

“你在想什么啊,这么好看的电影都吸引不了你?”谭娜推了林铮一把,电视上正放着施瓦辛格的经典之作《终结者2》,里面各种炫酷的特效镜头让看惯了港台电影贫乏的特效的谭娜看的目瞪口呆,可不经意间看到林铮竟然在发呆,顿时就有些恼火:这么好看的电影都不能吸引你吗?

顺势拿起放在面前茶几上的光盘盒,林铮向郎璇问道,“没,郎璇姐,这机器和碟片都挺贵的吧?”

“可不是?这机器5000多一台呢,还是托人买的,听说人民商场里总共进了不到20台机器,不到2个小时就被抢光了;”虽然不清楚林铮为什么忽然对这个东西感兴趣,但她的注意力同样不在林铮身上,电视的画面正放到约翰和施瓦辛格去精神病院营救康纳。莎拉,T1000液态机器人从钢铁栏杆那穿过来那一幕,超乎想象的特效画面让郎璇的神经都绷紧了,眼睛紧盯着画面随口道,“光盘也不便宜,嗯,好像是50一张吧……”

50一张,《终结者2》一部电影就是3张碟片,那就是150……乖乖!林铮心里偷偷惊讶了下,看部电影就要150块钱,一般老百姓还真消费不起。

不过也不奇怪,在96年之前,VCD机录像机、卡拉OK机以及家庭音响都是条件优渥的富裕家庭才能够配得起的家电,是家庭条件的象征,但凡能够买得起的家庭无一不会置购一套,和移动电话一样,说是奢侈品相信也不会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在林铮的印象中,能够在94年前后置办上这么一套家电的,无一不是非富即贵,自己曾经一度以置办好这么一套家庭影院做为自己的人生梦想,想着可以躺在客厅柔软的大沙发上看着29英寸的大彩电里面的电影是一种怎么惬意的场面。

“嗯?怎么还在发愣,”趁着换碟片的功夫,谭娜扭头看了林铮一眼,看到他竟然还在发愣,不由得轻推了他一下。

“啊?哦,没什么,我就是在想是不是也应该买几台影碟机?”

“买几台?”听着林铮的话,谭娜下意识的想歪了,“不用,你要是想要给你们自己家买一台就好,不用给我们家买……”

林铮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这事儿还真不能解释,说自己根本就没打算将买的VCD机给她?这纯粹是自己找死的节奏么,只好在心里暗自打定主意,再多买一台,自己家里放一台,给这丫头一台……

趁着这姐妹俩看碟子看的正入神的当口,林铮找了个借口去了阳台上,用郎璇家的无绳电话给江震拨了个电话。

“林总,您有什么吩咐?”林铮等闲不会在下班的时候给下属们打电话,可江震也知道,只要林铮在下班后主动联系下属的时候,无一不是有比较重要的事情要安排,在恭敬的向林铮询问的时候,迅速调整好了自己的精神状态,确保自己不会错过林铮说的任何一个字。

“是这样,现在市场上新出了一种家用电器,叫VCD,也叫影碟机,安庆省万燕电子出的,知道吗?”

“听说过,好像是挺贵的东西。”尽管心里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林总这么晚了还打电话向自己询问影碟机的事情做什么,可一颗心却越发提的高了,心中忽然一闪,“林总,您的意思,咱们公司也要做这个?”

“嗯,”林铮应了一声,“你和林辉君安排几个人,尽可能的多搜集一些关于VCD的资料,买几台样机,数量么不要低于4台,回头你先去公司账上支3万块钱……估计咱们海岱省只有在省会才能够买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