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 (第1/4页)

将里面最大的那个surfacePRO3平板电脑取出来,通电检查,一切正常,只是因为有大约一个月没用了,电量只剩下70%多些,林铮心里清楚,哪怕这70%的电量也有些虚,这么开着,几分钟之后就会从70%跌到30%以下。

高达512GB的固态硬盘简直就是林铮的一个移动藏宝库,找点儿东西还真有些费力,林铮扒拉了好久,看到一个大小只有不到2M的文件,脸上这才露出了笑容,轻声喃喃道,“就是你了。”

打开书桌上在无数人看来代表着当今最先进的、在林铮看来简直老掉牙的486台式机,趁着台式机开机的功夫,将这个只有不到2M的文件分卷压缩成2个压缩文件,接上自己改装过的软驱……没办法,一张软盘只有1。44M的容量,林铮习惯于每个软盘只用1M,一个2M的文件分卷压缩之后一张软盘无论如何也放不下,干脆就用2个软盘好了。

————————————————————————

PS:兄弟们,你们好厉害,这么短的时间居然已经14张月票了?看来千年今后几天要努力码字了,不过没关系,让月票来的更猛烈一些吧。

对了,给兄弟们说一声,昨晚发布单章之前是61张月票,让大家心里有个数。(未完待续……)

第288章 疯狂的ICQ

“这是我刚刚开发出来的一个即时通讯软件,”一边往电脑上插着软盘,林铮一边对李靖帆说道,“就是前几天我和你说过的、可以让我们以更高的效率、更低成本的通讯方式,与我们公司在美国方面的工程师即时的进行沟通的基于互联网的即时通讯软件。”

在努力的装着这是自己的创意的同时,林铮还得努力的让自己不要笑出来: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世界上的第一款即时通讯软件ICQ是在明年将近年底的时候才搞出来的?这么说来世界第一款即时通讯软件从ICQ变成自己的了?哈……那麻花藤该怎么办?

即时通讯软件而已,后世互联网上相关软件的代码一大堆,这东西主要就是一个创意,其他的就真没有什么了,从技术上来讲完全没有难度难度,起码对于林铮来说,这东西没有任何难度。

这款软件是林铮在有着“化石级”QQ2000版本上的基础上修改过来的,反编译提取了代码之后,去掉了QQ2000原本自带的无限寻呼、G**短消息以及IP电话互联等功能,增加了群模式,只有最基本的聊天功能,经过精简和瘦身之后的软件比原来只有1。87M的大小的QQ2000还要小一截,只有区区1。24M,只要一张软盘就可以放得下。

“这就是您说的即时通讯软件软件?”李靖帆好奇的望着电脑上这个正在解压缩的软件,“这东西能让我们只需要花费上网费用、无需额外费用就可以即时的与我们在美国的工程师们即时聊天?”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他隐隐的觉得林总时候这话的时候的表情……很怪异,很怪异,就像是在努力的憋着笑。可是这有什么好笑的呢?

“没错。”林铮点点头。

在当前条件下,基于互联网的最便捷的通讯方式就是E…mail,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代表,很多人所谓追求时尚的高端商务人士都以拥有一个E…mail地址为荣,双方谈判的时候某方的谈判代表掏出一张印有自己E…mail地址的名片潇洒的递给对方,同时骄傲的来一句:“这上面有我的E…mail地址,有事给我发一封E…mail就行。”

E…mail的人气是如此的高。以至于E…mail还有了特别中国化的昵称:伊妹儿。作为林铮的秘书,李靖帆毫无疑问自然就有一个E…mail地址,这个虚拟的小玩意儿给他提供了不少便利。和其他公司打交道的时候递上自己那张带有E…mail地址的名片,别人或多或少的都要高看自己一眼。

理论上来说,如果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的两个人同时坐在两台接通了因特网的电脑前面,他们彼此之前是可以通过E…mail聊天的。在中国的人通过E…mail发一句话给在美国的那个朋友。美国的那个朋友刷新一下收件箱,看到了之后再回一句话发回来,他们之间的交流及时是实时的、即时的,这么做确实是行得通,甚至也确实有闲的蛋疼的家伙这么干过,但毫无疑问,这么做有点傻。

尽管E…mail通讯未必有直接打电话或者留条传呼来的方便,但架不住这玩意儿是潮流的代表啊。作为新新时代的高端商务人士,没有个象征着自己已经进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