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 (第1/4页)

若非李靖帆反应的快,以后会是个什么结果,这个可谁都说不好。

“对了……去找一些关于这个湘&潭电机厂的资料。”林铮随即又吩咐道,“要尽快。”

对于这个骤然冒出来的、以前从来没听说过的企业,多掌握一些资料,接下来和他们打交道的时候心里也有谱,这个也是理所当然的。

“好的,我这就去。”李靖帆连连点头,他的脑子总算是不笨,也意识到了自己刚才的那个举动有多么不妥。

没错,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也不是你这么干的。

…………………………………………

好在李靖帆的工作效率的确不慢,当林铮回到酒店的时候,李靖帆已经收集了一部分这家湘&潭电机厂的资料送了过来。

当看到湘&潭电机厂竟然是我国仅有的三家重型矿山车生产企业之后,林铮就被这条信息给吓了一跳:咱们国家竟然也有自己的矿山车生产企业?!

当看到在1977年的时候,湘&潭电机厂就已经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台载重108吨的大型矿山车、而且这台被命名为SF…3100型的矿山车竟然还是一台电驱动矿山车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住了:1977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就已经有了电驱动矿山车?

这……不是跟我开玩笑吧?电动机在大型矿山车领域已经使用了好多年了?甚至咱们国家在1977年的时候就已经研制成功载重108吨的电驱动矿山车了?

林大老板对汽车行业不熟,只知道一直到10年后市场上才出现第一款混合动力汽车丰田普锐斯,再一个10年后各大汽车制造商才开始大规模的上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以为在此之前电动车很少,想到20年之后就是电动车陆续发力的时候,这才会在发现自己竟然有机会染指前苏联军队装备的全电驱动军用越野车的时候想要“学习”一下,可现在这条消息给林大老板的打击不可谓不重:敢情是哥们弄错了?

好在林大老板到底是知道后世的发展脉络的,立刻理顺了自己之前错误的地方在哪里:电动机和电动机可不一样,乘用车用电动机要求高效、扭矩和动力输出要均衡,可矿山车用电动机应该和柴油机一样,看重的并不是功率,而是更看重扭矩和效率,而电动机天生的就是低速乃至零速时的大扭矩输出,至于功率输出,那反而是电动机的弱项,相对来说,似乎20年后乘用车用高速电动机的技术含量比现在这些电动机的技术含量要高出来不少。

明白了问题到底出在了什么地方,林铮顿时松了一口气:还好,自己没走错路就好。

91年的时候,湘&潭电机厂生产出来了我国第一台载重量154吨的矿山车SF…3150;但在很多方面,其技术水平与国际顶级矿山车制造商:卡特。彼勒、利勃海尔、日立建机以及小松等企业还有差距……湘&潭电机厂希望林铮甭管帮自己与别拉斯牵线搭桥,提高湘&潭电机厂的整体水平。

这倒也是完全能够理解,能够生产重型矿山车的企业全世界两只手都扒拉不完,共和国能够在其中算一份子已经不容易了,以共和国薄弱的经济和工业、科技基础,还指望他们能够拿出什么赶超英美的产品?趁着这个机会向别拉斯下手也就可以理解了。(未完待续……)

第374章 好大的一记闷棍

不过……

林铮皱着眉头,有一点他还没有想明白,从湘&潭电机厂能够研制载重154吨的矿山车这一点来说,他们的技术水平应该不会太差,从他们能够主动与自己联系,希望自己能帮他们牵线搭桥与别拉斯的合作这一点来看,他们的创新意识也还可以,可为什么从苏联解体到现在这么长时间了他们才想起来和别拉斯合作?

这说不通啊。

说他们没有想到别拉斯?这个林铮还真不太相信,别拉斯好歹也是几年前世界排名前三的巨头好不好?这么多人都来前苏联“发财”了,共和国是最积极的一个,作为共和国矿山车的领军企业,湘&潭电机厂会看不到?

很快,林铮打定了主意:算了,不管他们到底是因为什么了,就冲着他们能够搞出154吨的矿山车这一点,帮他们也就帮了。

是的,林大老板在乎的是电驱动技术,而不是什么矿山车,与别拉斯的合作也是没办法,既然湘&潭电机厂主动送上来帮了自己这么大一个忙,可不能让同志们寒心了。只是……如何才能够在这其中占据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呢?

是的,湘&潭电机厂是来寻求与别拉斯的合作的,但林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