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部分 (第1/4页)

一句话,你林铮在搞什么鬼?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告诉诸位领导们一个数字:130亿美元。”

130亿美元?什么东西?林铮忽然说出来的这个数字,让领导们集体愣了神。

“这个数字是去年inter公司的开支,全都用来研究新制程、建设新工厂,去年岛内和韩国半导体企业的总投入还不到130亿美元。领导们可能觉得这个数字没什么,那我再说一下去年魔都与日本NEC搞的这个华宏NEC项目吧,华宏NEC投入的资本金是7个亿,美金,除了这7个亿。魔都每年还要向华宏NEC再投入差不多4000万,单位也是美金。差不多就是3。5个亿RMB才能够维持华宏NEC的运转;台积电给我们的报价是3。5个亿美元,此外帮我们培训人员、指导我们建厂的费用是1亿美元。我们知道这个价格贵了,可没办法,谁让这些东西咱们都不会呢。”

用力抽了两下鼻子,林铮的眼眶有些发红:“台积电给我的数字是,每年用于维持着个6英寸晶圆工厂的开支是2亿美元,年销售收入低于4亿美元,这个工厂就是亏本的。

整个工厂从动工开始到能够满负荷生产,大约需要约5年的时间,即最理想的情况也是到第4年半的时候才能够实现当年的盈亏平衡。

在前4年的时间里。研究方面的投入不但不能减少,反而还要增加,但好在不用维持生产线,大约是每年6000万美元,算上工厂的建设费用,前4年所需要的费用大约是8亿美元……”

林铮说道这里不说话了。

领导们也不说话了,不说话的原因是牙疼:前4年总计需要投入最少8个亿美元,平均每年需要投入2亿美元……

以前总是听说半导体是个烧钱的项目,但具体怎么个烧钱法。大家还不是很清楚,但现在,大家终于明白了,半导体这个东西。真尼玛是烧钱啊!

明白了这一点,再想想林铮刚才说的每年需要2个亿RMB投入的话,真心觉得2亿RMB其实还是可以接受的……

嗯。所谓的可以接受也只是觉得这笔投入是可以接受的,但绝对不意味着海岱省愿意承担这笔投入。至少,不是这么傻乎乎的承担。凭什么好处都被林铮拿走了,海岱省就只能担一个虚名?

“差不多要**个亿美元啊,”在一片沉默之中,徐德鸿开口了:“小林,就算接下来的几年你们使劲挤挤,凑肯定是能凑的出来,可凑出来这么大一笔钱之后,你们公司的发展也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吧?”

林铮苦笑着点头:这是废话!

在联创科技的营业表上,电子产品代工的销售收入是最高的,但同时,利润也是最微薄的,这也是代工行业被称为“血汗工厂”的原因,哪怕是相对高端的电子代工行业。

联创科技的现金流很大,但公司的现金储备却跌倒了一个很危险的水平,原因很简单,这段时间联创科技在源源不断的对外投资:smartcity现在还是亏损的、ARM也需要资金、比利时邦奇动力需要投入、集团的电子研究院每年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米纳尔迪车队需要的钱虽然不多,但也不是小数……

联创科技现在最大的现金奶牛竟然是天元建筑和佳吉物流、遍布全国的驾校,要不是有着三个项目在支撑着,联创科技的资金链造就出问题了,前段时间林铮甚至不得不秘密出售了一部分雅虎的股票来套现。

想要从台积电手里拿到这个6英寸晶圆工厂,首期的4。5亿美元一分钱都不能少,再考虑到厂房的建设,最少最少也需要5个亿美元。

5个亿美元啊,这可真是要了林铮的亲命了。

这次他与其说是寻求海岱省的帮助,还不如说是来找海岱省的领导们要钱来了。

当然,要说林铮手中的值钱货,那还真不少,但问题在于,很多东西那都是不能动的,比如ICQ、雅虎、ARM等企业的股票……真急眼了,出手这些股票也的确能够赚到不少钱,但现在就出手显然是亏大了。

徐德鸿点点头,又问道:“既然这样,这个项目海岱省和你们联创科技一起拿下来,你看怎么样?”

海岱省也在这个项目当中插一脚?

徐德鸿的话让在场的领导的眼睛顿时亮了:对啊!为什么海岱省就不能插一脚呢!

如果将这个项目变成海岱省和联创科技共同的项目,不仅仅是让海岱省有了提供资金的理由,更重要的是……这里面蕴藏的机会太多了!

一想到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