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1/4页)

小公子幽幽叹了口气道:“宗思此人,心性高傲,当日见你之后……”他忽然住口不语,转而道:“那昆仑地精之火如今又在何处?此火乃是地心火引,有聚火之能,乃我吉祥中修器所倚之物,三日前先生将古铜油灯还归本门,只是灯中已经空无一物,还请易先生赐还在下。”

易天行皱眉,发现小公子说话比刚进寺门时要变得客气许多,但心想这昆仑地精之火早已经被自己的火鸟儿子吞进肚子里,还好像闹了个消化不良,如今要自己交出来,难道要自己把火鸟儿子的圆圆小肚一剖为二?不由苦笑道:“当日林间一场厮斗,宗思败走后,地精之火忽而在林梢上空燃烧,便不知去向。”

他心想那日鱼塘外林间确实曾经被自己烧过一遍,如此撒谎,想来也可瞒过对方。

不料小公子听见这话,又是幽幽一叹,黑色的中山装紧紧贴在他的身上,此时显得更加幽冷了。

易天行不知自己哪里答错了,微笑道:“此事是在下莽撞,还请见谅。”

小公子忽而侧过身子,轻声道:“易护法,此事终要有个了局。”

易天行听见他称自己为护法,知道事情来了,微笑道:“请讲。”

“我们再打个赌吧。”小公子轻轻说道。

此时日光已至中庭,满院树枝微微梳理着阳光,石板上光斑轻闪,小公子一侧身,洁白如玉的下颌被淡淡光线映照着,美丽无比,易天行心头一荡,便没有听清楚“我们再打个赌吧”中间的那个再字。

如果他此时听清楚了,或许,他就能猜到这位小公子是谁,或许,以后的故事,便没有那么有趣,也可能不会再那般惊险了。

“你去过武当山吗?”小公子轻声问道。

“没有。”易天行应道,却不知道这位清丽不似须眉的小公子意俗何为。

小公子的帽子遮住了大半面容,只露出淡丽的双唇,似乎是笑了:“真是巧,我也没有去过。易先生可有兴致随在下一同去武当游览风光?”

易天行皱眉等着后话。

“我们的赌约是,谁先到武当山点燃金殿前的龙头香,谁便胜了。”

……

……

武当山群峰叠翠犹如海涛起伏,动静相杂。青树密林中涧水常见,峰岩兀立中景色空蒙一片,正是中国道家名山,也是旅游胜地。

武当山原名太和山,之所以改名武当,却是来自一句话:“非真武不足当之”,这句话中的真武,便是武当山道家供奉的玄天真武上帝。武当道教是真武大帝的本源道场,所以和中国别的道教名山有很大的区别。在老君石乃至金殿各处,崇奉的诸多道家仙人里,“三清”,“四御”都显得不是那么重要,而在最显赫位置上供奉的却是玄天真武上帝。

在民间传说中,真武大帝登天之时,被五条龙捧拥着,天花四散宛如雨水弥漫山谷,仙境盛况乍现于武当山坳,唐代爱喝酒的李白大人在诗中写着: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下来;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而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东西南北四方都有神镇守着。真武是镇守北方的神。古人把北方星宿想象为龟蛇相缠的形象,称为玄武。武当山的真武大地,就是这位仁兄了。

而小公子所说的龙头香,是在武当山南岩万寿宫外的绝崖旁,此处有一石梁,梁上雕龙,平平悬空伸出一丈,宽却恰容一足,上面雕盘龙就是传说中玄武大帝的坐骑,据说玄武大帝登天之前经常骑着它到处巡视。

而这龙头石梁顶端雕一香炉,便是“龙头香”。

自古以来,香客们来朝武当,总有人为了表示自己的虔诚,冒着生命危险去烧龙头香,这细细石梁生出崖外,悬空不见底,四周山风呼啸,单只站稳已是极不可能的事情,更何况还要带着长柱香去点燃,所以坠岩而亡的香客不计其数。

直到清康熙年间,一个孝子为了给久病缠身的老母亲祈福,强行登上龙头梁点香,却不幸摔死,川湖部院总督方才下令禁烧龙头香,并设栏门加锁,立碑告诫。碑文上书,神本慈悲,心诚则灵,香客们不一定非要登到悬崖绝壁上烧香才算是对神的崇敬;所以不要复蹈前辙,毁掉宝贵的生命。

点龙头香?傻子才乐意。

第七十八章 小易快跑

易天行不是傻子,而龙头香的这一段故事,他知道的清清楚楚,此时听对方选了如此险题,不由眯起眼睛思忖了半晌,才缓缓说道:

“您是吉祥天中小公子,神通无比,随便一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