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 (第1/4页)

树下那僧人缓缓转过身来,易天行微微一笑,上前几步,二人来了个重重地拥抱。

“保重,我能来时,我便来。”叶相僧满脸凝重道。

“切莫来……你每次出现在我身来,都会带来很多麻烦。”易天行满脸慎重道。二人相视微微一笑,复又拥抱,然后分开。

……

……

归元寺的殿宇在月光下错落有致地排列着,隐约可见是一面大袈裟的模样。

月夜下,殿宇上空灵气一现,天袈裟之影微微拂动,一个光影倏然进入后园。

风息时,易天行跪在茅舍面前。

“给我看。”老祖宗略显阴郁的声音从茅舍里传了出来。

易天行低首,面无表情,双手在空中一振,幻出无数虚影,两枚金戒顿时化作两柄金棍,在他的掌心呼啸旋转。

“融了他!”

老祖宗尖啸道。

易天行眉头微微抖动,似乎正在与某种力量进行着抗衡,刹那间,他便将自己的真元全数散发出来,境界提至了能力的顶端,体内那颗将绽未绽的金边青菩提猛然绽发。

……

……

一道虚渺却有若实质的三昧真火从他的双眼间喷了出来,鲜红色照遍了庭落。

天袈裟大阵感应到了易天行的境界,缓缓飘了起来,镇压着他的神通。

火苗所向,正是他手中两截金棍并在一处的连接处。

嗤的一声轻响,金棍中间竟似被这三昧真火烤的发软了。

这是什么样的火焰?竟然能有如此高温?

易天行跪在青石板上的身躯忽然颤抖起来,双臂肌肉全数崩紧,想要将两截已经被大神通分开的金棍融作一根。

“啊!”易天行一声狂啸,只见两截金棍正中一片火花猛然炸开,直冲高天而去,顿时照亮了省城的夜晚。

茅舍里也传出来了老祖宗的一声尖啸!一双泛着淡淡金光的巨掌无由从天而生,横横拍打在易天行的双掌上。

一股沛然莫御,惊天动地的神通直直灌入易天行的掌心体内。

飘在寺院上方的天袈裟猛然一挣,然后缓缓飘下。

火花已然消失,两截金棍间只冒着淡淡几络青烟。

……

……

吱呀一声,老猴推开茅舍,傲然站在门外,在古旧袈裟里的身躯并不强横,与万古不变的月光一映,却显得是那样的威势无比。

“师傅,我走了。”易天行收回已经连成一体的金棍,脸上没有一丝表情,静静说道。

“早点儿回来。”

老猴看着跪在青石板上的弟子,说了这么一句家常话。

有云自易天行脚下而生,似雾似气,白流湍然,跃跃欲动。

云势一起,后园青石板上再无人踪。

极高极远处,有一疾速飞行的人影正往高天飞去。

正是:好云频借力,送我上青天。

第十一章 奔月

粘稠的空气击打在易天行的脸上、身上,将他穿着的那件道袍式样的衣服击的呼呼作响。他飞行的速度太快了,不过片刻,便飞过了对流层,根本没有感觉到气流的运动,脚下的云朵产生着强大的推动力,把他往天上推去。

又是一眨眼,平流层也过了,最冷的那一层稀薄空气也飞过了,零下八十度的大气温度没有对他造成任何影响。

片刻后,他已经飞入了离地面一百公里以上的空间,空气已经稀薄到完全不足以呼吸,他体内菩提心一蓬,道道火元从那枚菩提心中送出,运往他的四肢各处,补充着他的能量。只是此时再不用口鼻呼吸,也不再用皮肤呼吸,这种感觉让他感觉稍稍有些异样。

易天行微微眯眼往脚下望去,只见自己身后很遥远的地方,还残留着自己飞行留下的白色尾迹。

远处,大地的轮廓已经清楚地显现了出来,浑圆的线条,幽蓝的色彩,灰蒙蒙的大气层……轮廓的背后是那无尽无限的宇宙空间,一片永恒的黑暗。

就像是一个蓝色的巨球漂浮在黑暗而永远静止的水中。

很美丽的景色,很让人心悸的感觉。

千万年来,人间的凡人们都无缘接受这种感动,除了这个世纪升天的宇航员能够亲眼看到,也就只有他这种神仙层次的存在有此福缘。

便只想得一想,脚下的云团仍然在不停加速。四周稀薄的空气里充斥着被阳光照耀形成的电离子,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