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部分 (第1/4页)

所以他之前问南云卿的那句话并不是没经过大脑信口胡说的,而是确实有那种担心。

而南云卿三言两语就打消了萧问的疑虑,原来,曾和他有过一面之缘的摩诃耶佛曾是这摩诃禅院的某一任宗主,而以南云卿和摩诃耶佛的关系,这摩诃禅院自然会尽一切可能去帮助南云卿。

终于是到了地方,由于禅院是来到坠星海后新建的,并没有太深厚的底蕴,所以看起来便有些寒酸,至少和内陆的那些佛宗是肯定没法比的。幸而这世上还有储物戒这种东西,摩诃禅院的各种建筑从外面看时不咋滴,建筑之内倒是十分齐全。

南云卿直接带着萧问落在了摩诃禅院后院的一个颇为清静之处,没多大会便有一个中年和尚主动找到他们,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

打完招呼后,那和尚就一直仔细打量着萧问。

萧问毕竟也是修行百多年的人了,一旦认真起来,那也是相当有气场的,虽然明知那和尚身份非同小可,却没有丝毫的不自在。

直到后来,萧问才知道这个相貌普通的被南云卿称作无嗔大师的和尚乃是摩诃禅院的现任宗主,佛法心境已经达到了返朴归真的地步。

而这无嗔大师打量萧问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想看看萧问是不是奸邪之徒,心性上是否和他们摩诃禅院的神通什么的相抵触。

一见萧问目光清明,心境平和,那一关便算过了,而那其实也是最后一关。

真正的第一关,则是南云卿帮着把的关,所需的唯一条件就是萧问要有比较好的明系道基。

摩诃禅院的丹道很强,尤其是强化系的丹药。除丹道外,摩诃禅院的诀、阵两道同样很出色。

萧问这次来,主要就是学摩诃禅院的丹道和诀道神通的,至于阵道,想要学好耗的时间实在太久,他根本就没那个功夫。

南云卿带着萧问在摩诃禅院混了个熟门熟路,第二天萧问就自己去了,一头扎进了无嗔专门为他准备的静室里,抱着大一堆纸制典籍啃了起来。

佛宗的修行体系多多少少和主流的修行体系有些不同,首先就体现在了理论上。

在最初的几天里,萧问着实被那些新奇的观点给震撼了一把。

五行相生相克,自成循环,把整个世界比成一辆马车,那么五行就相当于这辆马车的轮子。但是,轮子只是轮子,并不是整个马车,马车要真想动起来,还有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马。

佛宗很干脆地将这个世界分成了几个大的体系,这些个大体系集中在一起,相互重合,相互影响,这才构成了整个世界。

五行是一个体系,但那也就是金木水火土罢了。随便拉个活生生的人过来,能将那人硬归入五行体系?在佛宗那里,人属于和五行相平行的另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由世间生灵构成,人、仙、魔、妖、畜生、虫子,但凡有生命的,都属于这个体系。

五行体系有一部分与道基体系相重合,而道基体系才是和修行者们关系最密切的。

修士们除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系道基外,还有风、雷、烈、幽、明五系道基,共十系。既然前者被称为五行,那么后者就干脆也往上靠,于是前者和后者在道基体系中都有了新的名字,前者是外五行,后者为内五行。虽然,内五行并不像外五行那样循环相生相克,而是“相助”比较多。其实这世界本就如此,哪来那么多相生相克之说,随便在街边捡一块砖头,谁克它?更甚着,砖头旁边有一坨狗屎,谁克它?

外五行内五行在佛宗眼里就是这世上的十种较为基本的能量,就像组成字的横竖提勾那些基本的笔画一样,它们加在一起,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基能量”体系,而这个体系又分别与五行体系及能量体系有部分重合。

金、木、水、火、土是较为直观较为常见的道基能量,而风、雷、烈、幽、明就更为飘渺一些,也更高级一些。大可将它们比成是某个建筑的十根支柱,前者是外围的较粗的支柱,后者是内圈的较细的支柱,外观上看是前者更显眼,但作用上后者更接近核心。

道基能量体系中每一系道基都各有专长,除最最基本的特点外,金主驭器、杀伤力;木主恢复,生命力;水主变化;火主破坏;土主防御;风主速度;雷主蓄力击;烈主爆发提升;幽主隐匿;明主治愈。

必须一提的是,各系所主的方面会体现在很多地方,比如风主速度,不单单是指有风系道基的人遁速更快,连施法速度,法诀的飞行速度都可能更快;幽主隐匿,也不是说躲藏时不容易被发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