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1/4页)

“不错,尔这士子年纪虽小,却能博览群书,着实不错!此说诚然有理,只是老夫所饮又是如何?”,右手抚须,左手持樽,贺知章满脸笑意的问道。

“侍郎大人少年成名,年不过二十已是名动天下,后入仕宦,见赏明君,身处极盛之世,交结名士,率性求醉,如此之饮酒,实为快意之饮,千载以还,好饮而又善饮者何止千万,但能到如此境界者又有几人?老大人酒仙之名,异日必将千古流芳,为后世好酒者传诵不绝。”

他语声刚毕,便听满头白发的贺老大人哈哈笑道:“‘快意之饮!’,只凭此四字,小友堪为知音,坐中客恒满,樽中酒不空,能得如此,老夫此生无憾!”。

旁边的朱竹清神情刚刚平复,忽听贺知章口中说出“知音”二字,顿时脸色急变……

…………………………

解说:盛唐时社会风气开放,游冶狎妓乃是当时时尚所宗,据《开元天宝遗事》载,每年春季,长安多有新进士携艳妓踏青而游,但兴之所致,于野外草丛中尽脱衣衫,无论男女都是全裸着身子,饮酒喧哗不绝,时人虽有指摘者,但大多尽是以“风流”视之。本章所写出游,并不为胡乱臆测。在此小做说明。

另:明日一章之后,第二卷正式结束。

第六十一章 长安

这章字数少,晚九点左右,会有狂歌上传!

…………………………

“换巨觥,来,饮胜!”,贺知章被唐离这番话说的兴起,复令从人换樽为大觥,满斟之后,向唐离邀饮道。

唐时酒多为压榨而成,度数本低,比之唐离后世家乡中自酿的烤酒不可同日而语,正是有了这个本钱,才能使他今日对频频劝饮尽能抵挡,双手捧觥,一饮而尽。

自昨日文渊楼宴会中听唐离奏萧,贺知章对这少年印象已深,今日听他言语可采,好感又加深不少,再听他适才“快意之饮”这四字深得己心的评价,看他这番酣畅淋漓的豪饮,两人年纪虽已是祖孙之别,但贺知章却大起知音之感。

今日乘船出游,因田、韦等人虽好饮却不能豪饮,所以到目前说来,众人饮酒还都是文士之饮,温文尔雅,浅尝辄止,得的是清饮之趣,而非酣饮之畅。

久居长安,日日交游的都是饮中八仙之类,贺知章其实更习惯的酣畅的痛饮,此时见唐离引发了酒性,待这少年刚放下酒觥,他已是双眼一亮,出言问道:“还能饮否?”。

泛舟临江,前时加刚才饮下的酒意微微生发,面对的十来度的春酒,邀战的又是这等难得的酒友,唐离心头微漾之间,一股豪气勃然生发,嘿然出声道:“有何不能?”。

“好,来呀!再上四支巨觥。”,随意吩咐了一句,贺知章寿眉下的双眼愈发明亮,看着唐离时,满是兴奋之意。

一老一少相对而坐,每人身前都是三只巨觥,其间酒已满斟,注目唐离,贺知章微微一笑后,突然扬声道:“来”,语声未毕,他已捧觥而起。

此老近乎作弊的行为引来众人一声哄笑,唐离微微一愣后,无奈一笑间,也已捧觥而起。

这巨觥双耳三足,一觥所盛,怕不有九两之多,唐离仰首狂灌,开始时还知酒味,到的后来,早已感觉不到味道,但觉心中点起了一株小火苗,随着越喝越快,火苗渐烧渐大,到最后已是蔓延到整个心肺,这火抽筋拔骨,只将连日来胸中积郁烧的沸沸扬扬,而他的心脑并全身毛孔都被大大的张开,酒喝的越多,火烧的愈烈,而心胸之间那积郁也被炙烤膨大,化做一股逆冲之气,堵塞喉间……

故自狂饮,也不及看贺知章进度,喝下最后一口,喉间那股逆冲之气再也按捺不住,唐离将酒具往矮几上重重一放,口中已是脱口而出道:“痛快,实在痛快!”。

连日来的积郁借着这三斤春酒终于彻底发散干净,酒意上涌,唐离在感觉身心内外一片轻松的同时,也隐有眩晕初起。

“老了,老了!若使老夫再年轻二十岁,岂会输给你这少年。”,又等了约半盏茶的功夫,放下手中巨觥的贺知章哈哈大笑说道:“痛快,着实痛快!可惜,有好酒,却无妙诗相佐。”

唐离原以为这酒不过十来度,跟后世啤酒差相仿佛,纵然饮下三斤,也不过跟喝了三瓶啤酒相似,出不了什么问题。谁知这上品江南春酒正如江南山水一般,最讲婉约含蓄,虽然开始入口极淡,但后劲儿却是十足,再加上江风一吹,酒意愈发行的快了。

千年穿越,回到这个陌生的时代,唐离重新得到一个家的同时,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