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 (第1/4页)

自御辇处疾步走到城楼垛口,杨妃看到了毕生最梦幻也是最壮观的一幕,随着玄宗点燃了那口硕大的油锅,承天门广场上的花灯也随即燃起,一盏一盏接力而去,就如同一道涓涓细流过皇城,流上朱雀大街,而一进入这里,这条河明显的粗壮了,由朱雀大街的中心为界,灯河向左右分两个方向扩展,随后这条灯河蜿蜒过长安一百零八坊的每一条主街道,那精巧的控制和”多米诺“骨牌翻到一般的震撼视觉效果,使承天门城楼上的观者除了惊叹,还是惊叹。

最开始的花灯仍少,随着灯河越流越远,整个长安城也越来越亮,原本笼罩在夜色中的长安露出了他最迷人的面目,居高临下看去,黄金之城在漫天的灯盏中是如此的亮丽而又朦胧,这一刻,它美得就像天上的银河却又触手可及,这一刻,玄宗点亮了长安……

第一百七十八章 口诏

亲眼目睹这一切,杨妃似是不能相信一般,口中轻叹出声道:”真美呀!“赞叹之间,她的眼波流过一边恭谨站着的唐离,就是这个少年,总是能给人带来非同一般的惊喜。

对这些银河一般的花灯赞叹完毕后,玄宗,贵妃并众多的官员才注意到花灯照耀下,街道上站着的长安百姓。当此之时,他们不免好奇接下来的那两口油锅又会带来什么惊喜。”轰“的一声第二口油锅点燃,承天门城楼下再次上演了”风吹麦田〃的景象,不过这次波及的范围更大,合城百姓一起伏身拜倒是一件非常具有震撼效果的事,尤其当这些百姓还同时高呼“盛世千秋,普天同庆”时,就更是如此。

岁月不饶人,日渐衰老的玄宗在经过连天的折腾后,精神很有些不济,这突如其来合城而起的声浪明显让他一惊,连带着整个身子也退后了几步。

等了片刻,玄宗已听清楚下边欢呼的内容,“盛世千秋,普天同庆”的彩声一浪高过一浪。年老的玄宗猛地推开贵妃搀扶着他的手,一个跨步重新站回了城墙前,原本因精力不济而显得有些灰败的脸上浮现出一片异样的红,腰挺的笔直,头也高高昂起,这一刻,许多年老的臣子恍惚间竟感觉时光倒流,又回到了开元初年时一般,那时的陛下总是如同现在一样形容威武,气雄天下。

对于眼前这一幕景象唐离早有准备,是以等玄宗面露激动的神情时,唐离乘势应和着城楼下的欢呼高声道:“盛世千秋,普天同庆”。

一声即起,城楼上的众王亲勋贵及文武大员而没能稍一愣神儿,随即跟上称颂,就连贵妃娘娘也微微福了福身子一并念诵,只不过她免不了要顺势瞅上唐离一眼,似是对他的这拍马屁的行为及灵动的心思既赞赏又嗔怪。

百官朝拜,万民称颂。玄宗在层楼前站了许久后,才扭头看着唐离连道了三声”好!“

似是过了许久,又或者仅仅片刻功夫,第三道火光在城头上耀起,黄金之城在瞬间动了起来,满城百姓几乎是不约而同的跳起了同一种舞蹈。

这是一个类似踏歌的群舞,动作简洁明快,没有太多的花哨儿,也没有太多的技巧。但正是这种简洁使得它的参与性大大增强,上至花甲老人,下到稚龄童子都能参予其中。数十万双手臂同时举起,数十万只脚步同时踏响,数十万张笑颜一起绽放。数十万声欢歌汇聚而来,这一刻的长安,完美的诠释出”普天同庆“的真实含义。

满城的花灯,满城且歌且舞的百姓,眼前所有的一切完美的表现及烘托出”盛世“二字的真实含义,在此时,盛世二字再不仅仅是奏折中一个干瘪的形容词,而是眼前这一盏盏花灯,一张张笑颜……

看看神情激动的玄宗,再看看下边满城欢舞的景象,城楼上的官员们心底忍不住浮现出一个念头。【小窗醉墨手打阁】”这次教坊司出大彩头了。“只是他们在心底隐隐嫉妒的同时,又忍不住要赞叹新科状元郎的确是好手段。能有这样的巧思已是不易,更何况把这些散乱的百姓组织的这么整齐,一时间,城楼上看向唐离的目光就分外的复杂。

眼见油锅一口口被点燃,计划一步步实现,王副丞额头虽然依旧有细密的汗珠渗出,只不过此刻却不是因为紧张,而是源自于激动,正在他又一次举手擦拭细汗时,就见红光满面的玄宗蓦然转过身子道:”赏!“

千秋节当晚,长安金吾不禁,当唐离走出宫城时,天色已经微露晨曦,经过了一夜的狂欢之后,此时的黄金之城显现出了一副放纵过后的倦怠。

只是这并没有妨碍太乐丞大人的好心情,今天一早,玄宗在乘御辇回宫时特意点了唐离随行,也正是在随行途中,唐离得到了他渴望的赏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