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 (第1/4页)

国忠体会到了“高处不胜寒”的滋味。

如今的他一举一动关注的人太多,为了抹平人们对他“混混出身”的印象,从说话到行事,再到言行举止,杨国忠可谓是事事小心,拼尽老命做出一副大臣体面来,此人多年的市井出身,要说这等装龙画虎的功夫的确不差,加上又有一副魁梧的身板及堂堂的相貌,这番包装不可谓不成功。对于这点,如今皇城中多有人夸他风仪端重就是显例。

只是近四十年的生活习惯毕竟不是想忘就忘的,他窜起的太快,京中相熟的人也就不多,所以几乎是对上司,对下属,对新交的朋友都要装,杨国忠虽然在外边儿装的极其成功,但心下着实累得很,惟其心累,所以对现在与唐离说话时的无拘无束就倍感放松,一来二往结交的早,唐离从一开始就知道他的底细,但依然是以朋友之道相待,从无半点怠慢,当然也说不上巴结,他破落时如此,他富贵后依然是如此,正是这种一以贯之的态度,使杨国忠将唐离视为目下几乎是唯一的真朋友,再则,二人身份相当,又是唐离推动了他在京城发家的第一步,若没有唐离当初高达两百万贯的财力支持,他杨国忠哪儿有钱去讨好那些势力眼儿的亲戚,继而得到他们的引荐得以进宫面见贵妃,虽然后来的发展多凭借杨国忠天生的算数天赋就几十年市井中磨练出的殷勤小意儿讨好了玄宗及贵妃娘娘,但若没有唐离的第一步助推,他也没这个机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因着这些,所以杨国忠既没有必要,也实在是在唐离面前装不起来。

“洗澡池子!”杨国忠反应之强烈远在唐离预料之外,“你别情说话怎么就不牙疼!洗澡池子,你给我弄一个这样的洗澡池子来看看!别看这么大个华清宫,汤池不过八十一,但有份随驾的妃子,皇子,皇亲国戚,勋贵大臣有多少,怕是三千一都不止!这八十一个汤池中,除了陛下及娘娘的九龙汤好海棠汤之外,最好的就是十个长汤,而长汤第一是太子汤,其次就是赐给你的少阳长汤,好好想想吧,我的状元公!洗澡池子!我那傻妹子还真是被你屈死了!要按着你的职品,连滚那四十个通汤池子都不够格儿,至于说肩舆,若非这只能由陛下亲口御赐,我那傻妹子怕是老赵就给了你,”见四下无人,杨国忠又难得这样放松,索性口中也不再顾忌,口口声声替他那“傻”妹子抱屈。

没理会杨国忠话中的愤愤不平之意,他这么以解释还真让唐离上了心,沉吟片刻后道:“不行,这少阳长汤太过于僭越,我可万不能接受,娘娘担心陛下伤势一时乱了章法,咱们不能也跟着乱,老杨,你这就去替我辞谢。”

“别情果然是聪明人!”杨国忠这一笑才让唐离明白他刚才这番看似无所顾忌的话语中实有深意。

“罢了,趁这事还没传开,你这就去替我辞了,一刻也不要耽搁,那个传话的宫人也交待一下,别四处乱嚼舌头根子,”唐离脑子虽然昏沉,但这等大事却不糊涂,一口气说完这些,他又看了杨国忠一眼道:“借你的面子先找两个宫人扶我去你那儿,好歹先泡泡国舅爷的宜春汤,没准儿这温泉还真能治我的风寒。”

“你别情一招手,哪个宫人不想凑上来巴结!”口中笑着回了一句,杨国忠还是招了招手,国舅的牌子果真好使,旁边那两个刚刚下职的太监立即满脸堆笑的飞奔了过来。

“好生照顾着唐大人到我的宜春阁。”随手自袖中取了两张飞票赏给两个太监,杨国忠又扭头对唐离笑着说了一句道:“我那儿备的有两个侍浴的推拿好手儿,别情你由她们侍候着好生松泛松泛。”

要说太监侍候人还真就是专业,唐离几乎是脚不沾地的就到了宜春阁。

不等唐离说话,那两个太监早伶牙俐齿的向迎候上来的杨府家人交待了备细,这虽是玄宗赐予随行宠臣的暂居之所,但在里侍候的下人却是各位大臣在各自府中调过来的,那杨府二管家本就认识唐离,知道这位大人与自家老爷交情不浅,当下更无二话,直接着人将唐离送到了设于阁后的宜春汤池。

进了雾气蒸腾的汤池房中后,下人们便自放下帷幄退出,唐离睁眼勉力看去,却见这汤池乃是以青石砌成,东西长约八米,南北宽约六米,四周池壁上雕花镂刻美不胜收,而池中水面上还飘泛着银镂漆船等玩物。

身子难受之下唐离也无暇细看,去了身上衣衫后便径直下了汤池,这汤池不高不低正在一米上下,身子刚一落水,便觉被一股温柔的暖意紧紧包围。

感觉到脚下水流流动的牵引力,唐离知道这池子乃是活水,既不用担心泉水不洁,身子困乏的他索性就这样闭上了眼睛静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