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 (第1/4页)

鸥芯醯蕉侵械募⒍觥K道创咏裉煸绯康较衷冢��姑怀怨�豢诙�鳌�

“少爷!”早在朱雀门处等候的唐九满脸惊喜地迎了上来。只是唐离此时却没心思与他多说,他也没再上那辆早就备好的轩车,就近接过一个护卫手中的缰绳翻身上马后,立即快马催鞭而去。

往日需要三炷香的时间,现在只用了一半时间不到就已回府。在府门前翻身下马顺手将马缰交给迎上来的门子后,唐离便径直向内急步而去。

府内的那些下人见唐离回府都是满脸喜色,但是见少爷面色严峻也就没凑上前来道喜见礼。

唐离刚走进后院儿,就见正屋帘幕开处,李腾蛟等人迎了上来。安慰了这些憔悴面容上满带喜意的家人后,唐离便直接道:“关关,你去帮我弄些吃的东西来。”

正紧盯着唐离的一身素衣的关关闻言,一愣之后应了一声,随即快步向院子外走去。

“我现在回来只是报个平安,吃晚饭马上就走,也不用忙活了。”边向正屋走去,唐离便向迭声吩咐着侍女煮茶端果子的李腾蛟等人道。

“走?”闻言色变的李腾蛟颤声问道,而旁边的郑怜卿及蝈蝈也都不约而同地停住了脚步。

“我没事儿,陛下新授了我翰林学士,稍后就是去当值。”直到唐离这句话出口,郑怜卿等人的脸色才缓了过来,李腾蛟的脸上甚至有了几分喜意。

在开元间成立的翰林院,最初是由一大批诗人、画家、高道、书法家乃至围棋国手组成的机构,其成立的初衷原本是玄宗为了政事之外自娱而设立。但随着时间流逝,尤其是近年以来,这个直属于皇帝本人的宫廷机构的性质逐渐发生了变化。尤其是翰林院中的学士院,更是直接取代了原本的聚贤院,成为皇帝处理国务及拟定诏书的个人机要处。简而言之,这是一个最接近核心政事,最接近玄宗,也最得其信任的机构,翰林学士名头的本身就已经代表了玄宗的信任及光明的前途。正是熟知这其中的关节,李腾蛟才会如此高兴。在她看来,既然陛下如此任命,那唐离此次必然是厄运尽退,再无牢狱之虞了。

“莲儿,你去把唐七叫来。”在正屋中坐定之后,见着李腾蛟等人都是面有喜色,唐离尽自心中不愿她们担心,却也只能沉声道:“蝈蝈,两天前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了,我已命人去抄没山记货栈,你那边有什么手尾处尽快处理。另外,你马上去找蓝钻佳人,让她知会那些海商,从即刻起咱们的船队不再运进人参及皮货,腾空所有的船在新罗买粮。这些粮食运回后,暂时囤积在登州就是。”

开始唐离自大理寺出来时只对唐七低声吩咐了一句,那时心情激动的李腾蛟一门心思都在夫君身上,是以也没留意这件事。此时突然听到这个消息,郑怜卿等人都是一脸震惊的神色,甚至那个正给唐离奉茶的丫头还“啪”的一声打碎了手中的茶盏。

“蝈蝈,现在不是发愣的时候,还不快去!”这声催促让蝈蝈醒过神儿来,近来处事愈发干练的她随即起身就向外走去。

“慢着!让蓝钻佳人给那些海商带个话,现在运粮我保他们亏不了一文钱。至于赚不赚钱不好说,但我保证他们将来最起码可以赚回一个爵位来。粮食运得越多,将来能换回的爵位就越高。”言及此处,唐离又淡淡补充了一句道:“当然,有不答应的也不勉强,只是以后他们若有什么事儿也就不必再来找我了。”

蝈蝈答应一声后去了,唐离见室中气氛凝重,乃轻笑一声道:“安禄山以一道之力起兵谋逆,不过是以卵击石之举罢了,待朝廷大军一到其势自然土崩瓦解,蛟儿、卿儿无需如此担心。”

唐离的这句安慰让李腾蛟的脸色和缓了几分,然则郑怜卿的脸上却是忧色半点不减道:“夫君,安贼谋逆,父亲大人的河东就是首当其冲,妾身怕……”

见满脸忧色的郑怜卿说话间脸上颇有恐惧之意,唐离笑着伸出手去轻拍着她的手臂安抚道:“我上次前往河东时已与岳父大人言明此事,这前后已有将近年余的准备时间。此次安禄山起兵虽速,但于河东而言已算不得奇兵。晋阳乃我朝高祖龙兴之地,又是与长安、洛阳并称的三都,城池竟自坚固;加之如今的河东道都护将军郭子仪堪称名将,如此种种聚合,岳父大人困于兵力或者无力反击,但自保晋阳不失当无问题,卿儿无需担心!”

竟自说了这许多,郑怜卿关心则乱也未能全然放下心事,唐离见状又一笑道:“算算行程,范阳叛军现在该已进入河东境内了,当他们看到如今河东各地的官仓及武库都是空空如也时,不知会是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