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简迷上了画画,甚至有几个不太重要的舞会都给她推了,她现在唯一放在心上的社交活动,也许就是每三天去隔壁陪劳伦斯太太喝茶。

劳伦斯家兄弟俩过完圣诞节就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了,现在只能不定期的返回家里探望母亲,正因为如此,简把去陪陪这位孤单的母亲看做自己的一项使命,并且征得了她的同意,拉上史密斯小姐一起去。

史密斯小姐很了解伦敦的风土人情,而劳伦斯太太这辈子除了旅行,就没离开过伦敦,因而两人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而客观来说,要论说话的水平,简和史密斯小姐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史密斯小姐很快就成了陪劳伦斯太太说话的主角,简只是旁听,必要时帮帮腔。

劳伦斯太太在编结方面很有心得,而女红恰恰是史密斯小姐最不擅长的,于是她理所当然的拜了师,简虽然对编结没什么兴趣,但禁不住多学一点儿手艺的诱惑,只好恋恋不舍的放下画笔,跟着史密斯小姐一起学编结。

偏偏勒弗罗伊先生知道此事之后,极力鼓舞这一行为,“对于孤单的劳伦斯太太来说,如果能让她找到一点儿固定的事情来打发时间,显然要比仅仅陪她说话要好得多。”

也正是因为如此,勒弗罗伊先生甚至专门去了一趟隔壁,在探望劳伦斯太太的同时,也拜托她帮助他好好教导简,这位太太的确非常高兴的答应了。

其实简也并非毫无成效,这段时间,还亏了她不断寻找话题,终于使劳伦斯太太已经对于史密斯小姐的人才家世了如指掌,她甚至私下里告诉简,她觉得布莱顿牧师与史密斯小姐很般配,要安排他们认识。

劳伦斯太太没有要求简对她的话保密,因而简一字不差的复述给史密斯小姐听,后者的反应平淡,只是说要先见见布莱顿牧师,并且一再的告诫简不要大惊小怪。但简却还是极力想向史密斯小姐介绍这位牧师,可惜她也只见过他一次,连他的模样都记不清了。

就这样过去了整个一月份,一月末的时候,泰勒太太过来探望劳伦斯太太,提起伍德汉姆小姐已经回曼彻斯特了,要到复活节之后再回来,便邀请劳伦斯太太去她在梅费尔的大宅子小住数日。

两位劳伦斯先生都赞成这种安排,毕竟双方是亲戚,泰勒太太的大宅子,条件也比道蒂街劳伦斯家的小宅子条件要好,在这种情况下,简当然不会有反对意见,她又可以回去安心的学画了。

然而随着春天的来到,简注定不会安宁了。首当其冲的便是泰勒太太,她和劳伦斯太太两个人住在大宅子里,自然没有多少趣味,不得不又将年轻人都聚过去。这一次送到勒弗罗伊家的请柬,邀请的是简和史密斯小姐两个人。勒弗罗伊先生坐家里的马车出去了,劳伦斯兄弟便过来接两位小姐。

这四位都算是熟人了,省略了无意义的寒暄和套话,一路上聊得是夏洛特长公主正式订婚的新闻,长公主的婚期定在五月,劳伦斯上校主动说,靠近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一栋位于街口的小楼是属于他所在的团部的,因而到婚礼那天,两位小姐可以跟着安德鲁牧师,去那栋小楼近距离看到新郎新娘。

至于上校本人,简对他羡慕极了,因为他要作为新婚夫妇卫队的一员,伴随他们婚礼的全过程。

“勒弗罗伊小姐,这没什么好羡慕的,”安德鲁牧师笑嘻嘻的,“相信我,任何一个未婚的英格兰男人,都不愿意参加长公主的婚礼,特别是当她被个德国佬娶到手。”

简实在不知道如何回答,她看看劳伦斯上校,发现做兄长的似乎也有同样的感触,就在这时,史密斯小姐突然开口了。

“劳伦斯牧师,我想长公主能够嫁给英格兰男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史密斯小姐说的是事实,甚至是史实,但恰恰是这一句,把谈话从牧师制造的尴尬引上了正轨,简很满意,并且发现不仅仅是上校,连安德鲁牧师的脸上也露出了惊喜。

简于是附和道,“我觉得长公主能留在自己的祖国,已经算得上一种幸运了,如果她不是王位继承人,还必须要远嫁异国呢。”

“或者独身终老,”安德鲁牧师又咕哝了一句,“总而言之,做王室的公主没什么幸福可言。”

“特别是我们的公主,”劳伦斯上校叹息着,“她上面两代男性,要把整个王室的脸面都丢光了。”

“这么说来,长公主能找到一个好丈夫,已经算是幸运了,”简补充道。

“那位利奥波德亲王,很有野心,”史密斯小姐摇摇头,“我希望他能把这个国家引向好的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