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 (第1/4页)

未想到,也从未尝试过,用这样的法子去研习,去感悟。

“杀戮之道有三重真义。”浪白起浑浊的眼神陡然闪过一道粲然精光,整个人陡然锋芒毕露,浑然不似一个没有丝毫修为的迟暮老人。见他沉声道:“记住,修习杀戮之道,首要绝情,次要能忍,三要心狠!”

“绝情者何?不是无情无义,而是至情。记住,因能极于情,故能极于道。绝情与至情,二者达到极致,便能合二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不分彼此。世间万法皆空,情之一物,只是修习心性的手段,而非限制自己的泥潭。在终身研习的大道前,一切存在都有自身不可改变之道理,一切存在,也不如想象的重要。”

秦汉愣在当地,似懂非懂。

“能忍是什么?是忍耐!男子汉大丈夫,自立于天地之间。难忍亦能忍。一切伤困,一切挫败,一切打击,一切情绪,没有一个不能忍耐。达者之心胸,当如大海一般广博,包容一切,忍耐一切。忍耐不是软弱,是韬光养晦,是厚积薄发,更是磨砺心性最好的方法。一件件难以忍受之事,你忍住了,心性也便提高了,坚韧了。修仙之道,修习的是什么?事实上,就是一颗永远坚韧不拔,永远奋力向上,永远不言失败的心!”

“师傅……”秦汉心头忍不住一阵激昂。

“心狠是什么?”浪白起并不理会,周身散发的锋芒愈发浓烈,他干枯满是皱纹的脸上,竟有一层奇异的光辉。“一是对自己狠,二是对旁人狠。能对旁人狠的人,不一定能对自己狠。但能对自己狠的人,也一定能对旁人狠。这个狠,不是狠毒,不是恶毒。是凶猛,而狠辣,是坚定。它要求你摒弃一切妇人之仁,善恶分明,杀伐果断,该出手时就出手,毫不犹豫。不该出手时,即便面临千万压力,也绝不出手。”

秦汉细细体会着浪白起所说之言,只觉句句真义,自己对杀戮之道的感悟正在不断进步。

“拥有这三大特质,才是真正的杀戮之道。杀戮本来是邪恶的,但当不得不出手的时候,它就是正义的。当杀戮成为唯一的救赎手段时,那么,杀戮就是神圣的。我浪白起自创的杀戮之道,是正义的,是神圣的。它的最终目标,在于以杀止杀,在于以暴制暴,在于以恶除恶。这便是我敢将这些杀人的手段命名为所谓的‘道’,最根本的原因。”浪白起高声喝道。这一刻的杀神,虽然失去了一身惊天动地的本领,却散发出一股无与伦比的强大气势,黑袍飞舞,威风凛凛。

“你可知杀戮之道第三重,为什么要命名为杀道赎天?”浪白起的眼里闪过一道神圣的光,听他喃喃道:“因为有灾难,才有救赎。真正的大道,不是恶而是善,不是杀戮而是救赎。当你明白了这层真义,你手中的刀,你手中的杀戮之道,它就是神圣的,它就是解救亿万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最有力的神器!”

154 石点金

于杀道赎天,以及杀戮之道七重心境,浪白起以无数年的感悟和心得,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在一个真正的高度为秦汉指点迷津,剖析个中精妙,该说的该讲的没有一丝遗漏,其他书友正常看:。剩下的要靠他自己去感悟,老人这才安下心来,走进自己的住处。

小界天内,秦汉闭着双眼,盘膝静坐。不断体悟着杀戮之道个中精妙,恩师的敦敦教诲,一直在耳畔回响。

“纵观整个修真史,穷凶极恶之徒数不胜数,能有一番成就的,绝对寥寥,而且不得善终。为何?因为这些人,背弃了真正的大道,走上歧途,修为愈深,手段愈强,受到的反噬也就愈大。”

“世间为什么会有灾难?没有灾难的出现,人们就不会知道安宁的可贵。一切存在,无论善恶美丑,都有其不可改变的道理。每逢天下将有祸乱发生,宵小之辈便会趁此机会兴风作浪,然而,总有为数不多的人,会出手力挽狂澜,拯救整个世界于水火。这样的人,代表着真正的大道,是正义的化身,他们的路,会比常人走的更远。”

“一切修习法门,为什么会称为‘神通’?因为功法的本质,是为了救赎不是去杀戮,是为了创造而不是去毁灭,是为了守护而不是去破坏,其他书友正常看:。否则,又怎么能当得起‘神’这个字?”

“天下之大,无一人不可杀,无一人不能杀。蔑视天下的胸怀和屠戮苍生的勇气,这些,是杀戮之道最基本的气质和素养。没有了这样的信念,杀戮之道就是孩童嬉耍的笨拙手法。然而,杀亦有道,在手中的屠刀劈下的那一瞬间,邪恶的人得到报应,这样的杀戮之道,便是神圣的,是本真的。而如果是善良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