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部分 (第1/4页)

黄泉路的尽头,是一座黑色的石拱桥。

奈何桥。

奈何桥下,是一弯三丈宽的小河,缓缓流动,不出点声。这条和人间河流并无丝毫差异的小河,便是奈河。传闻它发源于九幽之地,流至六道之天道中。十世积善,有大德才的亡魂,便有进入奈河的可能,转世投胎,来生成仙入圣。

奈何桥上最引人注目的,有两处。一是半靠着桥栏,白发苍苍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老婆婆。另一个是高约十丈的土台,和黄泉路一模一样的土黄颜色,上面站着两个亡魂,翘望着东方,惨白色的脸上流下像血一样的眼泪。

这个土台是望乡台。前世积过大善的人,在黄泉路上不会泯灭前世的记忆。他也有资格,站在望乡台上,最后看上一眼前世的家,看上一眼家里的亲人和风景,然后,喝下一碗叫做孟婆的汤。

从此与前生再无瓜葛。

老的像一团随时能熄灭的小火星的老婆婆,慈眉善目的,带着深深堆积在眉眼间的笑容,看着一个个走过来的亡魂,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每一个亡魂,都被她在头上轻轻的抚摸一下。

她是永远站在奈何桥上的孟婆。

奈何桥的另一端,有一处丈许方圆的小池子,里面冒着汩汩的热气,翻滚出小小的气泡。

孟婆拿着一只缺了一个小角的破碗。她轻轻一舀,小池子里浅绿色的液体便把小碗装的很满。这便是孟婆汤了。碗破了一角,孟婆汤却不在破裂处流出。每一个经过的亡灵,在被她伸手抚摸后,手中的孟婆汤便毫不客气的泼在亡灵的脸上。

“又是一个罪恶的灵魂……”孟婆干瘪的嘴里发出长长低低的叹息。

她的速度其实很快,秦汉站在奈何桥头,看了不到一刻钟,数千个亡魂便被她以这种别致的礼节一一问候。奈何桥的另一边,有一个矮矮的洞穴,上面写着三个奇形小字:阴阳洞。被泼过孟婆汤的亡魂一个个走了进去。

“孩子,下来吧,时辰到了。”所有亡魂都走进阴阳洞后,奈何桥上暂时冷清下来。孟婆颤颤巍巍的抬起头,呼唤着站在望乡台眺望家乡的两个亡魂。

两个亡魂飘至奈何桥上。

“喝吧……喝吧,喝了之后,你们就能再次进入轮回,开始新的生活。”孟婆端起一碗热腾腾的孟婆汤,缓慢而温柔的送到亡魂嘴边。亡魂接过,一饮而尽,他们的脸上都露出恍惚之色。接着,身子不由自主的退到奈何桥后,两个含笑的鬼差,做出邀请的姿势。

这是秦汉在冥界看到的最美丽的场景,平静而柔和。

然后他不由自主的闪过这样的念头,若自己当真身死,必定和那些被泼孟婆汤的人一般,连端起碗喝的资格也没有。因他实在想不出,自己积过几斤的德,行过几次善事。

024 十大冥王

秦汉之所以不曾立时踏上奈何桥,在桥的另一端观望了足足一刻钟,自然不是在看传说中的人物,而是看似骨瘦如柴的老妇,实是位修为还在天神以上的强者。看似并不大的奈何桥上,也布置着极精妙的阵法。

至少秦汉无法以强力破开,所以暗地里多留了分心。

“有客自远方来,怎么到了奈何前边,反而踯躅不前?”孟婆颤巍巍的转过身,因脸上的浓烈的笑,令如刀锋篆刻过的皱纹愈发深了。

秦汉微微一笑,淡然道:“我能过去?”

“既然到了奈何桥,岂有不过去之理?奈何桥从不阻拦任何人,只要喝上一碗老婆子的孟婆汤。”孟婆的笑容突然有了神叨叨的意味。

秦汉踏步登上奈何桥,走到孟婆身边三尺开外,目光灼灼的盯着这张千沟万壑的脸,淡淡道:“我也要喝?”

“待我为你说完孟婆汤的功效,你再作决定。”孟婆欢喜的笑着,目光落在手中的破碗上,道:“所有的幽魂,来到冥界,先至魂洞。先被黑白拘魂使捆绑,不论生前善恶尊卑,均不例外。此是死后的惩戒。活着,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这是在告诉世人,活着虽然艰难,但死,永远比活着更加痛苦和无奈。”

秦汉点点头,若有所思。

“小地狱是冥界最平和的手段。多少人在人间作孽,但仁慈的冥神宽宏大量,非穷凶极恶者不投十八层地狱。此是为了让每个亡魂,都为自己的生,做一个交代。以维护世间正道纲常,不令恶人逍遥法外,不至好人不得善终。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皆有定数。”

“黄泉路曲曲折折,有七拐九弯。每一拐,每一弯,均是伟大的冥神亲自布置。亡魂生前,越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